武威热电公司以“四个注重”加强“四支队伍”建设
以“三抓三促”为契机 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通讯员 蔡冬梅)今年以来,武威热电公司以“三抓三促”行动为契机,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不断修订完善人才培育制度、丰富拓展人才培养方式,全面加强了以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生产技能人才、党务人才为主的“四支队伍”建设,激发了企业内生动力,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注重“管”,完善制度建设。有效的人才队伍建设需有完备的人才培育机制作保障,公司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有效破除人才培养、使用和评价等体制机制障碍,激活人员活力。公司制定《2023年度教育培训计划》《2023年度岗位练兵实施方案》,以部门为实施主体,明确了技术论文写作与创新成果转化、消防安全知识、防灾救灾与应急救援等54项培训内容,每月组织开展“学习提升日”活动,在形式上、内容上聚焦重点任务展开促学促练促干活动,通过集体学习、专题辅导、培训分享、月培月考等不断激发员工主动学习、乐于学习的积极性,员工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持续提升。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陆续完善制定了《岗位绩效管理办法》《薪酬管理办法》等六项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更加合理完善。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效打破人才职业发展瓶颈,疏通人员职业发展通道,为真正能干事、想干事的人提供平台和机会。鼓励职工参加各类继续教育、职(执)业资格考试等,对考试合格者,按照“达到什么职称享受什么补贴”原则给予奖励。而《人才总体评价方案》的印发则实现了人才评价工作的不断升级。
注重“学”,夯实能力保障。公司以设备为“课本”,生产现场为“课堂”,按照“急用先学、强化培训、提高素质”的原则,从重点岗位、特殊工种入手,分析当前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各生产人员技能水平差异,分系统、分专业、分层次对职工进行强化培训;本着“现场教、领着学、带着干”的原则,通过“干部上讲堂、培训到现场”活动,进行对口专业实操培训,进一步盘活技术人才资源;实施跨专业交叉培训,通过单位内部交流学习,着力打造“精一门、专两门、会三门”的复合型职工队伍,专业基础薄弱的员工夯实基础、专业基础扎实的员工进一步提升,形成梯队式技能提升目标。
注重“考”,强化业务技能。利用交接班、班前班后会、设备检修及试验,废旧设备拆装练习等多种方式开展技能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竞赛等活动,完成高、低压电工作业、合成氨工艺、高处作业等取证复证线上培训及考试200人次,考试通过率100%。以“老带新”“传帮带”等形式扎实开展“导师带徒”活动,围绕日常工作中设备运行存在的难点问题,结合现场设备结构、工作原理,细致分析设备技术性能、参数、指标等进行深入讲解,不断提高员工提高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常态化开展“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考”的全员培训活动;持续深入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成立劳动竞赛委员会分专业、分批次对员工进行岗位练兵现场考核,以90分为及格标准,严格兑现个人绩效,今年以来有1840余人次参与岗位练兵考核,员工岗位技能持续提升。
注重“练”,提高全员素质。做足准备工作,选派技术好、业务精的员工积极参加甘肃省百万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公司11名员工在发电运行、热控保护、机务检修、煤水化验、电气操作票等项目中获得优异成绩。印发《武威热电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截至8月底,公司组织开展液氨泄漏事故、火灾事故、人身触电事故、地震灾害事故应急演练以及防汛、消防应急演练等各类应急演练活动18次,员工应急救援和处置能力不断增强。常态化开展“应急预案、应急知识、自救互救和避险逃生”技能培训,覆盖率100%,全员安全风险意识和自救水平持续提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