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23-11-9 15:11:41

正视广东县域投资竞争力差距

原标题:正视广东县域投资竞争力差距

11月7日,研究机构赛迪顾问对外发布《2023中国县域投资竞争力百强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浙江、江苏、山东上榜县域分别占27席、21席和11席,而广东仅有博罗、惠东2县上榜,且排名靠后,分列第74位、第76位,差距较大,短板突出。

县域投资竞争力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主要从服务效能、投资活力、要素吸引、设施领先、生态友好五个维度进行评价。广东仅有2县上榜“2023中国县域投资竞争力百强”,且仅有博罗1县上榜“2023中国百强县”,充分暴露了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短板,不仅与浙苏鲁等先进兄弟省份相比有差距,而且与广东第一经济大省的地位很不匹配。县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阵地,广东县域面积占到全省的71.7%,县域常住人口占到全省的28%,但县域GDP仅占全省的12.5%,县域城镇化率仅约44.3%,低于全省水平30个百分点,县域整体经济实力不强,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已经成为广东实现现代化的突出短板。

广东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就在县域发展不充分,县域活则全省活。省委部署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就是要抓住县域这个重要发力点,更好地统筹县的优势、镇的特色和村的资源,大力推进强县促镇带村,加快把县镇村发展的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让县域进一步强起来、富起来、绿起来、美起来。“百千万工程”有多重要?它是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是广东的优势塑造工程、结构调整工程、动力增强工程、价值实现工程,是广东全省县(市、区)工作的总抓手。从这些定位中,不难看出“百千万工程”的意义之重、涉及之广、影响之远、难度之大。这也要求广东各地区各部门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化认识,拿出“头号工程”的力度,形成“头号工程”的声势。

今年是广东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开局之年,省委高度重视、高位推进,各地区各部门迅速行动,推动“百千万工程”实现良好开局。在刚刚召开的全省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会上,省里公布了首批典型县镇村名单,共有22个县、110个镇、1062个村入选。这些“典型”正是实施“百千万工程”的成效证明。成效令人振奋,但更要清醒看到广东县域经济实力整体薄弱,在百强榜单上差距明显,因此必须克服小进即满、小富即安的自满心态,树立创先争优、比学赶超的进取意识。各地区各部门也要对照省委部署要求,看一看对这一“头号工程”的认识程度、重视程度、投入程度到底够不够,有没有真正拿出“头号工程”的力度、真正形成“头号工程”的声势。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百千万工程”是广东功在当代、利在长远的大工程,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必须乘势而上、苦干实干,拿出匹配“头号工程”的力度、劲头、资源来,加力提速、攻坚克难,立足更长时间的奋斗,努力实现“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变化、十年根本改变”。产业是发展的基础。全面壮大县域经济,需要大抓产业发展,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一县一策”确定发展定位和主攻方向,突出特色发展着力培育县域优势产业,突出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县域现代化产业体系,突出集聚发展加快形成县域产业集群,让县域高质量发展建立在强大的产业基础上,重点支持若干基础条件好的县争创全国百强县。

存在差距不可怕,关键是能正视差距、找到症结、想出办法、迎头赶上。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任重而道远,要想有更多的全国百强县、千亿县绝非易事,必须锚定目标、聚焦用力,进一步凝聚力量资源要素,振奋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因地制宜创造性开展工作,以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往前推,全力以赴一抓到底、抓出实效。(丁建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正视广东县域投资竞争力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