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车位莫暗藏坑民套路
原标题:便民车位莫暗藏坑民套路近年来,不少公共道路收费停车位实现了“智慧停车”。但据法治日报报道,在路边停车收费问题上吃过暗亏的市民不在少数。
据报道,有的收费提示牌设置隐蔽;有的没有提示短信,上海一名车主8个月后才发现自己欠交停车费6000多元;有的用人工代替电子收费,乱叫价现象频现……今年5月,广西南宁路边停车场因收费过高遭到吐槽,4名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因此被免去职务。
公共道路被用于停车,不能脱离“公共”二字。政府牵头的项目,收费更应该依法合规、公开透明。乱叫价、乱收费涉嫌违反《价格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收费指示牌玩躲猫猫、收费标准看管理者心情,损害居民利益,也损害政府公信力。
便民服务得让百姓满意,收费标准和方式都要摆在明面儿上。政府可以依法采取召开座谈会、听证会或书面征求意见等形式,向市民征求可接受的定价标准,在合理补偿管理成本与提供便民服务之间找到平衡点。同时要用好、用准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高科技,既要防止人为抬高价格,也要及时补齐技术触及不到的地方,真正做到精细化管理。此外,还应尽快完善公共道路停车收费管理的法律机制,补充明确、有力的上位法,厘清各方责任。
越是便民举措,越要注重百姓满意度,越要警惕演变为坑民套路。车辆管理一直是城市治理的隐痛,不能停车难略有缓解,停车贵、乱收费的麻烦就随之而来。(李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