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23-11-15 15:36:40

老字号被“摘牌”说明了什么?

原标题:老字号被“摘牌”说明了什么?

近日,以刀鱼汁面出名的上海“老半斋”被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网友给出的答案是,“都说老半斋刀鱼面好吃,特意去吃了一次,极其失望”;“不管是环境、服务,还是菜品,没一个配得上这个品牌的”;“徒有虚名的老字号被移出,很正常……”上海市商务委回应称,按照中华老字号的复核要求,企业要上报近年来经营数据,老半斋由于报表极不规范,经营数据为“零”,因此被“摘牌”除名。

老字号被“摘牌”,真相只有一个:经营不善、长期“躺平”,自己砸了自家招牌。探究背后的原因,也不外乎有三:丢了初心,缺了诚信,少了创新。

老字号是一块“金字招牌”,凝结着无数前辈匠人的心血。老字号要想成为“常青树”,品质保证是关键。想当年,为吃上一碗“老半斋”的刀鱼汁面,上海的阿姨、爷叔每年春天都要排长队。因为这一碗面,除了刀鱼松,还有老母鸡、蹄髈、猪筒骨、猪爪,需要四五个小时吊汤,称得上用料考究、诚意满满。产品质量是老字号的立身之本,无论哪个行当的老字号,创立之初,无不以“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为追求,一碟糕点、一盏花灯、一扇画屏、一件玉饰,无不精益求精,下足绣花功夫,充分展示中国传统手工艺和烹饪艺术的精妙。惟其如此,老字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足、成长,打响品牌、闯出字号。

创牌不易,守成更难。字号虽老,并不意味着“长生不老”。老字号一旦丢了初心、添了傲慢,不再在品牌经营、服务质量上下功夫,而是搞店大欺客、倚老卖老那一套,也就离歇火打烊不远了。这方面的案例,可谓多矣。这次与上海“老半斋”同时被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的,共有55个品牌,包括天津稻香村、内蒙古大盛魁、重庆冠生园等。它们或是长期经营不善,甚至已经破产、注销、倒闭,或者丧失老字号注册商标所有权、使用权。可见,这些老字号在被有关部门“摘牌”之前,消费者已经用行动“投票”,将它们“逐出江湖”。“不能躺在老字号名头上吃老本了”,网友的评价一语中的。

老字号要想焕发“第二春”,出路在于守正创新,守住老字号一脉相承的文化价值、品牌情怀,在顺应新消费需求、培育新消费群体上做好创新文章。商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的意见》,释放出推动老字号跨界融合、创新发展的积极信号。在本届进博会上,就专门设置了“老字号产品创新”主题展区,可以看到蝴蝶牌缝纫机、上海蜂花、“龙虎”清凉油等老字号的全新身影。越来越多的老字号,正借助新平台、新技术,焕发新的活力。据有关电商平台统计,今年的“双11”,超过7万个国货品牌在首日成交量翻倍,“90后”“00后”消费者占比达74%。惟有赢得消费者,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某些老字号被“摘牌”,令人惋惜和遗憾;对于更多老字号而言,则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只有紧跟时代,创新讲好品牌故事,给消费者以更好体验,老字号才能获得更为长久的生命力。(薛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老字号被“摘牌”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