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23-11-24 15:36:41

把“人肉开盒”的嚣张气焰打下去

原标题:把“人肉开盒”的嚣张气焰打下去

案涉18个省市,共计40余人……近日,某知名视频网站通报一则“人肉开盒”案。据悉,此案源自今年8月多位UP主举报,有群体在境外平台有组织地煽动用户公开UP主个人信息,还对其进行一系列电话私信骚扰、网暴攻击、不实恶意举报等违法行为。经公安机关查明,两名主谋为未成年人,一人被行政拘留、“劣迹”永久记录在案,另一人被严厉批评教育。

“人肉”即“人肉搜索”,是以互联网为媒介搜集关于特定人或事的信息。“开盒”也是行业黑话,即利用黑客软件,盗取个人及家人所有信息。早前许多明星和公众人物不堪其扰,而今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也接连“躺枪”。也许只是观点交锋意见不合,也许只是往自己社交账号上发了张照片,甚至什么都没干,就可能成为某些人的“开盒”对象,招致铺天盖地的恶评诋毁、侮辱谩骂。类似行径虽然活跃于虚拟网络,但伤害却实实在在,当事人为此身心受创乃至自杀自残等极端案例并不罕见。有人更将其形容为“盒武器”攻击,足见危害之甚。

“人肉开盒”,本质上就是网络暴力。一场场“施暴”中,有人是为泄愤,有人是为窥私,有人则纯粹以盗取他人信息为乐,享受“掌控他人”的病态快感。然而,无论出于何种心理,有着什么缘由,呈现什么形态,这都是一种违法行为。我国民法典明确,“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网络安全法、数据保护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也都对个人信息作出了比较详细的规范和规定。条条款款一再表明,只要触犯了法律底线,哪怕隐去真名、躲在群里,也逃不掉必须承担的责任。

但就现实来看,对抗“盒武器”仅靠个体自己举报,反击能量甚微。一则,“我在明、人在暗”,找到施暴者较为困难,个人举证能力有限;二则类似纠纷大多只能发起民事诉讼,而网暴又往往涉及数量众多的网民。因此,越来越多人呼吁相关部门和平台“往前一步”。或者从技术层面介入,筑牢防范人肉搜索的堤坝,提升对网暴的追踪能力,“谁挂人、就找谁”;或者加大处罚力度,封号、禁言之外更要在现实层面予以痛击,每案必查、露头就打。比如此次,两名主谋即便是未成年人,依然在相当程度上被严惩,就是一记警钟。

日前,为期1个月的“清朗·网络戾气整治”专项行动已经启动。打掉“开盒挂人”的嚣张气焰,让网络生态健康起来,必须动真格。而每位网民,在上网冲浪之时也要多一些警醒自觉,即便围观吃瓜也要绷紧法律红线,守住道德底线,以免自己成为“恶”的帮凶。(汤华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把“人肉开盒”的嚣张气焰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