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午休,关键在能够“躺平”
原标题:孩子午休,关键在能够“躺平”日前,教育部强调要因地制宜创造学生午休条件。据央视新闻报道,近年来多地小学开启校内躺睡模式,如福建泉州部分小学试点使用可躺睡课桌椅,轻轻转动旋钮,课桌椅就能完全放平用来午睡;河南郑州一小学则将空置教室改为午休室,学生可以席地而卧;湖南株洲一小学为学生配备了折叠小床……舒适度更高、空间利用更足的暖心之举,赢得了家长赞誉。
午休小事,关乎学生健康大事。过去,孩子在校午休,要么趴在课桌上,要么背靠椅子,非但睡不踏实,对颈部、面部、脊柱还有一定的危害。晚上有功课早睡无望,早起上学睡懒觉无门,不少孩子白天没精神,被戏称为“特困生”。因而,午休躺睡不仅是为了回应学生呼声、家长心声,还是为了践行有益孩子身心健康的科学教育理念。
为保障学生睡得好,教育部门出台过诸多“睡眠令”。2021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各年龄段的孩子应有的睡眠时间,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应保障学生必要的午休时间。今年6月,《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也建议各地区可结合实际支持学校为非寄宿制学校提供学生就餐和午休条件。多年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也不止一次建言,希望能让孩子在校躺睡。没有人希望孩子在最需要努力的阶段躺平,但在午休这件事情上,都希望孩子能够有条件“躺平”。
从要求有条件的地方保障孩子午休,到建议各地为学生提供午休条件,意味着从尊重学校实际到更关心学生身体的巨大转变,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午休条件不够怎么办?学校显然是第一责任人。部分学校确实面临空间有限、经费紧张等困难,但不能就此“装睡”,必须想方设法达成让学生躺睡的小目标。可以借鉴已有成功经验,比如利用闲置空间提供躺睡空地、筹集资金更换桌椅设备、严格规划班级人数、做好保障学生午休安全的排查等。立足眼下的办法也不是没有,学校完全可以跟家长协同给学生提供抱枕等,缓解趴睡压力。只要肯用心,办法总比困难多。
趴睡改为躺睡,不少家长呼吁当地学校“抄作业”。既然教育部门下了午休令,各地学校理应把这份作业做好。给孩子们留出足够的午休时间,创造能够“躺平”的条件,让孩子们睡一会儿。(实习记者 李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