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 苇
芦 苇老赵是我的一位朋友,同住一个小区,我喜欢周末约他沿七里河畔散步,习相近而相识。初冬的一个周末上午,我和老赵又相约去七里河一起散步,慢慢走了很远。突然,老赵指着岸边说:“看,芦苇!”我依他所指看去,发现河两岸果然有一片芦苇。虽然面积不是很大,但也沿着河岸绵延几十米。它们半青半黄,在风中摇摇曳曳,在季节里刻划着风的曲线,折射着光的晶亮。它们头顶的花絮,宛如絮雪,纷纷扬扬。
冬天的芦苇已经泛黄,在夕阳照射下七里河别有一番风趣,两岸伫立的芦苇,形成天然的屏障, 芦苇像小草一样自生自灭,中间的一簇清脆嫩绿,挺拔直立,四 周的叶子则形枯色黄,折腰搭尖,微风吹过,一股凄凉感油然而生。
我至今还记得那首《芦苇赋》中的句子:有志者,芦苇也;淡泊者,芦苇也;秉节者,芦苇也。寒来暑往,铁骨如山,劲挺直立之。
这种迎朔风不折其腰、顶寒流越发挺劲的植物,是大自然赠予家乡的礼物,它是善于选择的植物。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只有懂得自己,才能懂得别人。芦苇深谙此理,它不断与自然抗争,证明怎样生存比逆来顺受更重要。这是力争上游的植物,笔直的干,笔直的叶。它生于水中,根植淤泥,先是长出尖尖的小头,像矛,像剑,直立于水面,像在守护着河流。它一般高有一至三米,一律向上生长,而且紧紧靠拢,一丛丛、一簇簇,从不东倒西歪;它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呈长线形,几乎没有凌乱的。无论大风怎样刮吹,它坚韧得如一面旗帜,始终傲骨挺立。哪怕只有小拇指般粗细,它不折不挠,沉着冷静,对抗着雷电风雨。
到了夏季,芦苇枝叶遮掩,生机勃勃,映得河水碧阴阴的,微风过处有清脆的鸟,那画面像流淌着的优美的抒情诗,经常会有很多人下水游玩,我看见有的人能够在水下憋气三十几秒,找到
那些又长又粗的芦根,大口大口地嚼,凉丝丝、甜津津,吃不完的,带回家作药。
过一段时间,芦苇长出芦花。天青色的芦花仿佛一夜白了头,引来蝶舞翩跹,飞鸟啼鸣。芦花一白,芦苇叶也就跟着白了,像无数的银幕悬挂于河面。摇舟漫溯,若在云海里徜徉,高歌一曲,水波与声波荡漾开去。
进入腊月,农事不忙,有的人便用芦花做扫帚,将芦花扎成一束,五束为一捆,再以尼龙线扎成蒲扇的样子,然后用剪刀修去旁枝,安上一个木柄,就成了一把芦花扫帚,用芦花扫帚扫地,
特别着地、顺手,可用三年。记得小的时候,经常会拿着叶子吹出各种奇怪的声音,有的苇叶长似剑,有的宽如刀,卷成笛或喇叭,可发出不同的声音,吹着吹着就冒出怪调儿,此起彼伏,此消彼长。
芦苇不择环境,它们面对湍流,对南来的金斑鸻、北往的红脚隼,舒展开思想之翼,翱翔在浩荡无垠的长空。起飞,如清风吹开花千树;盘旋,如霞光染红万丈波涛;降落,似春雨滋润百花园……其实,一个人就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把自己交付给一场又一场风雪,昂扬地活着,负责任地站着。这不就是人的本质,从容面对一切,摧不垮、压不倒,不忘初心,站直灵魂,始终守住心中的理想和信念。
多么飘渺美丽的意境!芦苇荡呈现出沙漠一样的寂寞颜色,笔直脆弱的芦苇杆,芦花在风中翩翩起舞。片片的芦苇,在风的追逐下,荡起一浪浪波纹,它们在我眼前飞来飞去,有雪白色的,淡紫的,浅灰的……朦朦胧胧。芦絮在阳光下,泛起忽明忽暗的银光。一阵风来,芦花飞雪,覆盖了我一身。我伸出两指,拈住了一朵芦花,就像拈住了一段过往。它依旧柔软暖和,依旧留有过去的纯粹无染,让心底的深情翕处还张。
河北兴泰发电公司 何卫东
地址:邢台市电厂路兴泰发电公司
电话:0319---2091225 邮编:054000
身份证:130503196805150376
手机:18632995338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