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总工会打造专业职工心理赋能队伍 护航职工心理健康
烟台日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钟嘉琳)日前,山东省烟台市总工会举办首期心理赋能辅导员培训班,让来自心理赋能增效体系建设试点单位的24名心理辅导员获益匪浅。培训班邀请滨州医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系主任、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心理咨询专家、山东省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曲海英授课,运用沉浸式教学,将理论讲授、技能实操、个案分析相结合,通过带领参训人员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练习,重点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帮助心理赋能辅导员们打好心理赋能基本功,并针对学员提出的问题和心理赋能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给予专业分析与建议。
记者在培训活动中了解到,烟台市总工会今年专门制定了《烟台市“1261”职工心理赋能增效体系建设工作三年规划》,提出了建立“1261”职工心理赋能增效体系的目标,即打造1个职工心理赋能中心,开展线上线下2种赋能形式,提供6类心理赋能方式,建设1支更具影响力的专业职工心理赋能队伍,力争推动60%的单位参与到职工心理赋能增效体系建设中,真正实现职工心理调适有方法、心理关爱有阵地,不断提升职工幸福感和满意度。该体系成为全省工会系统首个职工心理赋能增效体系。
“烟台市‘1261’职工心理赋能增效体系建设工作将用3年分阶段执行,今年为第一阶段,试点单位可享受优于一般单位的心理赋能服务,如增加针对单位性质及职工特点的赋能课程次数、心理专家上门为职工心理赋能等。明年为推进阶段,将在全市范围推进该体系建设,力争一年内有不少于30%的市直单位参与到职工心理赋能增效体系建设中。2025年为全面展开阶段,力争有不低于60%的市直单位参与到该体系建设中。”烟台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市私营企业工会主席王伟光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