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j66 发表于 2023-12-1 20:26:12

湖南宁乡市总工会助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时代发展,预制菜已与人们的日常饮食密不可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

预制菜产业迎来“风口”。相关数据显示,去年湖南预制菜加工产值345亿元。今年7月,省政府出台13条“硬核”举措,推动湖南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11月25日,经两个多月筹备,宁乡市首届预制菜产业发展创新大赛总决赛开幕。以赛促训、引路搭桥,这场由宁乡市总工会主办、市农业农村局协办的大赛产生了哪些效应?

赛训学结合 夯实人才基础

“企业求发展,人才是关键一环。”凭借着一道茶油灰汤贡鸭美食,成功“拿”下宁乡市首届预制菜产业发展创新大赛即食组二等奖,11月29日,罗玉林继而全身心投入预制菜品的研发。

灰汤贡鸭,是罗玉林的心血。2009年,他创办湖南湘一灰汤鸭业有限公司,从鸭养殖到预制菜生产,形成了一条纯绿色、原生态的农特品产业发展路子。

“目前公司员工近40人,多是当地农户。”随着品牌和品质的树立,灰汤贡鸭的知名度逐渐上升。如何铺设自身的人才培养路子,巩固企业发展?集销售、研发、管理于一身的罗玉林,也有自己的“急难愁盼”。

目前,宁乡市拥有规模较大的预制菜生产加工企业45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8家、市级龙头企业15家。与罗玉林一样“求贤若渴”的,不在少数。

“基于产业发展需求,这场大赛蓄势待发。”宁乡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李纯介绍,建设工业强市,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尤显重要。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评、以赛促优,从而加快推动技能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

宁乡花猪扣肉、茶油灰汤贡鸭、龙田扎肉……大赛现场,自初赛在即配、即食、即烹三个食品组选拔出来的前12名共38组选手各显神通,为评委与嘉宾献上了一场宁乡本土饕餮盛宴。

大赛组委会特从全国各地邀请相关专家“坐镇”,从品牌形象设计、美食文化产业、食品安全等方面进行专业点评指导,为选手保驾护航。

“结合路演,我们还从美食故事、美食与故乡、美食与宁乡对作品进行讲解。”在罗玉林看来,不仅是自己的预制菜品在大赛上一展风采,更是一次企业发展的“求经问道”。宁乡市总工会举办赛训学相结合的技能竞赛,是挖掘、选拔、储备人才的务实举措。

引路搭桥 推动产业发展

走进此次大赛举办地——彭记坊,记者发现该公司生产车间内一尘不染,工作人员操作有条不紊,其间更有机器人参与流水线作业。

彭记坊品牌创立于1995年,以农家坛子菜为早期产品,专注食品生产的科技与工艺,逐渐摸索出一条规范化、规模化的预制菜发展道路,成为湘味预制菜品生产的“龙头”企业,正在向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迈进。

“人才战略是公司发展的第一战略。”湖南彭记坊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办主任兼工会主席胡勇介绍,企业始终聚焦人才培养,并从“内部培养”“外部引进”“校企合作”等方面多向发力。

2019年,彭记坊正式成立工会。“公司工会每年初都会制订人才培训计划。”胡勇向记者细数,安全生产、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每月举办一次,同时,各岗位开展的劳动竞赛持续发力,让技能人才崭露头角,打通他们的晋升通道,实现职业升级。

为技能人才“引路”的同时,此次大赛,宁乡市总工会还着力于如何为产业发展“搭桥”。

“宁乡夏铎铺,潜藏着一种既是动物、又是植物的奇妙美味——金蝉花。它对改善肾功能、提高免疫力、抗疲劳、抗肿瘤有显著作用……”大赛路演环节,夏铎铺镇人大副主席龙友良为金蝉花“打call”。她带来的一道金蝉花炖土鸡美食,赢得评委和嘉宾称道,获得了全场唯一一个创新大奖。

“金蝉花能够丰富预制菜品的营养成分,更是我们镇乡村振兴的‘金苗苗’。”为了让“养在深山人不知”的金蝉花得以惊艳亮相,龙友良在大赛开赛前一个月便开始着手策划筹备,“对我们来说,这不单单是一场比赛,更是一个推广平台。”

“深度交流、深挖内涵、深化合作,共同以‘工业锅’炒好‘农业菜’,把宁乡师傅的好手艺,变成预制菜的精工艺。”宁乡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傅永超说。

(湖南工人报全媒体记者 黄雅群 通讯员 朱顺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湖南宁乡市总工会助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