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课程创新多多益善
原标题:这样的课程创新多多益善近日,北京八十中学的课程创新引起了大家关注。学校教学楼前面有一排柿子树,每到柿子成熟的时候,常常有学生会问老师一些问题,比如柿子的种子在哪个部位、柿子不熟的时候为什么是涩的、如何去除涩味等。
而后,学校就地“取材”,从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出发,开发了综合实践课程——“柿柿如意”,其中涉及美术、语文、生物、地理等几个门类的学科。比如,劳动课介绍摘柿子的工具,美术课绘出美丽的柿子图,语文课欣赏相关诗文,地理课则追寻柿子的原产地,生物课上学生们会解剖柿子,探究柿子的内部结构等。课程创新是根据北京新中考改革方案做出的探索,生物、地理被列为了考核科目。没有中考分数的压力,教师自然有更多精力设计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今,有些学校、家长、学生过于强调智育,分数第一、分数计较、提前学习等导致过度教育等倾向。一些学校和地方片面追求升学率,升学率成为衡量教师业务能力、学校是否优秀的唯一指标,以至于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偏离了正确的育人观。
从劳动课上介绍摘柿子的工具、美术课上绘出美丽的柿子图,到语文课上欣赏相关诗文、地理课则追寻柿子的原产地,生物课上学生们会解剖柿子,探究柿子的内部结构,学习制作“果丹皮”“果脯”等,“一排柿子树变五门课”,让学生从表象认识到动手实践,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习更加有趣、实用。
打造育人新平台,就像“一排柿子树变五门课”这样,满足了个性化学习需求,也使育人方式和内容更丰富,成效更显著。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示,教育的目标实现需要依托课程创新,教师如何发挥作用,如何创新形式,做出有益探索,多些不一样的新方法才能助力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刘天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