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情缘》(备用)
矿区情缘我在少年时期,从未想过自己将来会成为一名煤炭人。后来历经西安求学,终因各种机缘巧合留在了另一座同样拥有着丰厚煤炭资源的大省——陕西,并于之后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开始和煤炭慢慢地结缘。
最初我对煤炭的启蒙和认知,是来源于我的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的校园里有一处独立的纪念馆,叫“徐精彩纪念馆”。我入校那年随着广大新生一起参观了这座传承“精彩”精神的纪念馆。徐精彩教授生前在煤炭领域科海学人、救火英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成长印记。追本溯源,也许就是从这里,我开启了憧憬着将来成为一名煤炭人。
毕业后,我很快入职到被称为“渭北黑腰带”的原蒲白矿务局。蒲白矿务局位于陕西省渭北煤田中部,地跨蒲城、白水两县,是国有大二型企业。这里的煤炭品种主要以瘦煤为主,是理想的火力发电燃料。这里,距离我的老家有一千公里。
当时蒲白矿务局在整个陕煤的煤炭板块中是个相对规模不大的煤炭企业,到2012年鼎盛时期时,五大矿井合计年产量首破千万吨。这个数据与陕北那些大矿井确实很难媲美。但就是这个资源不算富足的老局,让仅来几年的我竟深深地生出无尽的敬意来。
老局有着不平凡的历史。它百年的历程中深藏着很多鲜为人知的“辉煌历史”。
如白水煤矿,至今已有115年的建矿史,是陕西第一家采用井上运输轨道和矿车的矿井,也是蒲白矿区第一个红色矿井。在陕甘宁边区政府时期、解放战争前后,在党的领导下,这座煤矿支援抗战,在陕西煤炭供应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留下了一段段不可磨灭的实业为党的革命历史。即使在2016年响应国家政策关停后,这里的红色故事依旧赓续着往日的辉煌。
蒲白人平凡中有着伟大的不平凡。不怕苦、乐奉献、敢牺牲,是我来到蒲白第八个年头时对蒲白人最深刻的认知。在度过“煤炭黄金十年”后,我见证了困难时期蒲白矿业的改革“历劫”。
关井压产,“走出去”是蒲白当时重要的转型战略。一夜之间,原本车水马龙的“局面”变得煤市萧条。白水煤矿停产、朱家河煤矿停产……“十三五”期间四大矿井逐步关停。资源的困境,让五十三岁的“蒲白”不得不面临新的生存挑战。北到榆林、西至宝鸡、南接南阳、东临韩城,蒲白人就靠着一条信念:要“走得出、站得稳”。上万人拿起背包离开家乡,从最初的渭北建功立业重新转入到新的地方去拓土开疆,蒲白人的勇毅坚韧让我觉得感动和敬佩。
也是2016年,这一年,我身边一大批同事也响应“北移”号召,去了陕北。之后,我也紧接着随着运销蒲白参与到了新老区的融合发展里。
时至今日,岁月不负耕耘,时光镌刻美好。蒲白老局最终打赢了这场“生存保卫战”,焕发出了更多新的活力。西固煤业公司以21周年安全最长周期持续领跑陕西煤炭行业;朱家河煤矿转型打造成农业生态观光园;铁运公司走出了一批能创效益的现代专业化服务队伍……蒲白在时代的洪流中跌宕起伏,再次立于潮头。
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但历史却会不停地重复着它的规律。蒲白十几年的奋斗史,给了我步入社会和企业最好的历史教育和“言传身教”。那就是“辉煌时不忘忧患,忧患时不惧艰难,艰难时不畏前行”的道理。
整整十五年,回首过往,既觉时光悠长,又觉只是顷刻之间。这五千多个日日夜夜,矿区同化了来自异乡的我,一种无声的眷恋和情怀早已在这里生根发芽。可能是最好的年华留在了这里,也可能是在这个地方走着走着,就把这里的语言变成了自己的“乡音”,走着走着,就与这片土地生生相关,走着走着就让矿区变成了另一个故乡。 欣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