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zi 发表于 2023-12-9 11:22:35

每一个冬天,都不冷(备用)

       雪花,作为冬天来到煤矿的六出花,是来“催粮”的。煤炭--黑庄稼收获后的粮食,填入电厂钢炉充饥,由黑变红,孕育火热,传递温暖,于是,冬天不再冷。
       退休后的我,静静坐在书桌前,想到了那些年的雪冷和温暖。
       那些年冬天不冷!
       一波一波的故事在脑海萦绕。
       多年前,雪,作为对大地奉送的礼物,来得挺勤。尽管单身公寓和家里都有暖气伺候,少却了冷衣凉被,但遇到雪天,有时还是不愿离开暖气十足的被窝,踏雪上班。
       父亲对我说,越是雪天越得上班。
       他说,你想想,一下雪,赶班的同事没有思想准备,一般不会顶风冒雪,单位的出勤肯定受到影响。咱在矿上住,就得及时打补丁啦。
       打那,我就坚定一种信念:冬天不算很冷,白雪照亮前程。在掘进单位工作的三个冬天,从未因为雪天而请假或者休班。
       这种对同事的温暖救援,对事业的敬重呵护,让我默默幻化为人生关键时候的寸寸坚守。
       有时想想,矿上对我们是尽心的。似乎不这样做,我真的没了良心。
       秋末,区队开始发放棉袄等一些劳动保护用品,其间的考察、招标、订货、入库还有分发,包含着矿上多少心血,等后来我从事了物资供应部门的工作,才略知分晓。井下职工收到的棉袄,在地面单位露天作业的职工收到的狗皮裤、皮棉鞋、大衣等,凝结了矿领导的操劳、部门的操作和工作人员的操心。切身感受的身体温暖,升华了对矿山的爱恋,时间一久,敬业爱岗就不是一句空话了。


雪,是一种景致摄影 孙莹

       那些年冬天不冷!想想家人的温暖,更得好好工作,安全挣钱。
       早早地,母亲一针一线制作的布棉鞋,亲手缝制的棉手套,摆在面前。上班有七八里路要赶,父母亲还赶集买来了皮护膝。这些东西加身,外面寒风刺骨,内里却丝丝往外传递温暖。
       起初,我穿着母亲做的大棉袄上班,在家属院居住的小李穿着羽绒服上班。对我的穿着,他总觉得土气,从不正眼看。但忽而有一天,在澡堂换衣服时,他仅仅是提起我的棉袄披了一下,接着连呼几声暖和。我清楚地记得,第二年的冬天,他也有了一件同样的棉袄。还笑嘻嘻地对我说:别管好不好看,先暖和了再说。
       单位领导、同事们在一起共事,冬日温暖更是体贴入微。
       遭遇雨夹雪天气,棉鞋往往被湿个半透,如果放到更衣箱里,一个班下来再穿,还是冰渣凉。值班区长见此情景,早已猜透了我们几个掘进工伙伴的心。
       “换完工作服,把棉鞋拿来,放到北面值班室的暖气片上吧,这样,能熥干,也暖和了。”
       值班区长一席话,说得我们几个心里暖暖的。
       时光过去三十多年,即便有大雪纷飞,即便是步行上班,总也觉得,那些年的冬天不冷。现在想来,还觉得那些场景如同昨日。而现实的温暖又让我一次次感动。从事中企互动平台兼职管理员两年多来,领导的关怀备至,老师的贴心指导,同事的倾心帮助,文友的呵护沟通,件件落在心底,事事体味精心,温暖的接续缠绕,温馨的持续接力,叫人暖意满怀,感觉生活特有意义。
       每一个冬天,都不冷!将来的冬天,更不会冷,我坚信!

作者 张修东

草地兔 发表于 2023-12-9 11:25:41

拜读张老师大作!

dqqjk 发表于 2023-12-9 11:27:07

写得好呢,学习学习

dongzi 发表于 2023-12-9 11:29:28

老师的鼓励,总是率先抵达,感谢

羊君 发表于 2023-12-11 20:28:08

学习佳作!

dongzi 发表于 2023-12-12 09:25:10

回 4楼(羊君) 的帖子

谢谢老师

aoyongqiao 发表于 2023-12-14 11:46:33

回 5楼(dongzi) 的帖子

拜读张大哥大作。

dongzi 发表于 2023-12-14 19:40:07

回 6楼(aoyongqiao) 的帖子

谢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每一个冬天,都不冷(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