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23-12-28 14:04:27

点亮灵活就业这盏“明灯”

原标题:点亮灵活就业这盏“明灯”

近日,以“点亮就业新形态”为主题的2023中国灵活就业质量指数报告发布暨灵活用工产业研讨会在深圳腾讯滨海大厦成功召开。会上,主办三方联合发布《2023中国灵活就业质量指数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是我国进一步聚焦灵活就业质量的业界首个研究成果,为推动灵活就业的规范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和理论指导。

灵活就业,如网络主播、博主、微商、网络模特、网约车司机等,“灵”在不拘泥于“有单位”,“活”在不呆板,临时性、非全日制、季节性、弹性工作等。作为一种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的方式,灵活就业的优势在于相对宽松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因此被视为吸纳就业的“蓄水池”与“缓冲器”,成为了劳动者特别是年轻一代劳动者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然而,与灵活就业相适应的劳动用工、就业管理服务体制机制还不健全,劳动权益保护不足等问题也逐步凸显,导致不少人“望而却步”,对灵活就业“视而不见”。

转变思想观念,为灵活就业畅通“新赛道”。相对于灵活就业,学生及家长更期望选择较为稳定的公务员、国企等职业,对于灵活就业往往“畏之如虎”。今年全国两会上,有人大代表指出“灵活就业,就有低人一等、不是正经职业的认识”应当做出转变,接受年轻人的自由创新、不拘一格。为此,各行业、高校要充分发挥“中间人”作用,广泛开展政策宣传,灵活就业“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宣讲活动,引导全民了解、支持、参与灵活就业。同时,社会各界要及时转变思想,重新认识灵活就业的重要意义,为灵活就业者探索创新而高兴喝彩,并给予引导和支持,让灵活就业成为全社会普遍接受的新兴职业,成为个人追逐梦想、增加收入的有效路径,为增长动能、激发经济活力提供重要支撑。

强化职业保障,为灵活就业提供“硬支撑”。发展灵活就业,就必须增强社会保障制度对灵活就业人员的包容性,下大力气解除灵活就业人员的“后顾之忧”。因此,扶持灵活就业,政府、企业、社会保障等部门都要有“扶上马,送全程”的意识和责任。各地各部门一方面,允许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职工基本养老、医疗保险,依托国家统一平台参保登记,提升社保缴费、转移接续、异地就医等便利度。另一方面,依法保护灵活就业人员合法权益,实施好职业伤害保障试点;以及对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人员给予培训补贴和生活补贴,构建灵活就业全方位支持和保障体系,进一步激发劳动者创业活力和创新潜能,让劳动者全身心投入灵活就业。

深挖内部潜力,为灵活就业按下“快进键”。随着灵活就业正在成为吸纳就业越来越大的“蓄水池”,其作用愈加凸显。“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加强人才培育是推动灵活就业的关键一招,高校及企业要建立健全育人机制,加强就业指导工作,让灵活就业落地生根,成为就业的橄榄枝。同时,各地要强化政策引导,提供契合实际的职业培训、供需对接等多样化就业服务,让培训服务更便利、社保政策更贴心,不断建好灵活就业的“新赛道”, 定期开展技能比拼、操作比武等经验交流活动,以比促学、以学促进,按下灵活就业“快进键”,不断激活稳就业“一池春水”。

“就业稳,人心安,信心足。”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将灵活就业作为稳就业、保就业的重要抓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之以恒答好就业这一考卷,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全力支持、大力推动,我们就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加充沛的新动能,为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创造更多可能。(陈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点亮灵活就业这盏“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