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24-1-2 15:29:51

有一种幸福叫“家门口就业”

原标题:有一种幸福叫“家门口就业”

“粤菜师傅”在家门口就业,民宿餐厅吸引不少游客打卡,“本地尖货”做成本地产业……从一碗“皮薄馅靓”的正果云吞,到一处别具一格的山间民宿,再到一棵“生吃都甜”的迟菜心,舌尖上的岭南美丽乡村,甜、靓、正!(1月1日《新快报》)

提到岭南的美丽乡村,相信每个人的脑海中都会浮现自己的“心水之地”,无论是金色麦田还是高山溪流,抑或是空灵林海,映入眼帘的美景,仿佛让人们来到了另一个世界。这些“世外桃源”,不仅给了“城里人”一个暂别城市喧嚣的生活空间,也用美食留住了人们的味蕾,更留住了岭南的一缕乡愁。

近年来,广东、广州大力发展生态游、乡村游,通过实施“粤菜师傅”工程,“送教上门,送教下乡”,不仅培养了一大批乡村厨师实现家门口就业,还开发出“前店(饭店)后宿(民宿)”的乡村特色经营模式。同时,背靠当地特色资源布局特色产业,也打开了乡村产业的新思路。我们不妨以增城正果为窗口,从中感略这份“在家门口就业的底气”从何来。

一是拜“粤菜师傅”为师。提到正果首先就想到“云吞”,这一招牌效应的背后,正是南粤大地刮起“粤菜师傅”美食振兴乡村之风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广东多地深入挖掘美食文化资源,积极开展粤菜师傅培训工作。从培养名厨名店到探索“粤菜师傅+旅游”模式,无数“粤菜师傅”争相涌现的同时,也走出一条以食为媒的乡村振兴之路。如今的正果镇老街已打造成国家3A级景区,曾经单一功能的餐饮店,眼下也升级为极具特色的民宿餐厅,带动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创业。

二是用好产业这把“金钥匙”。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如何立足特色资源,从市场需求出发,走出一条“有产业、有产品、能就业”的路子,应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其中,走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更为关键。以蔬菜之王“增城迟菜心”为例,在政府主导下,当地先是培育了一批蔬菜生产经营企业,随后又联合创建增城迟菜心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眼下,园区已形成集种植业、加工物流业、科技创新业、农业休闲旅游业四大产业为一体的产业集群,产值可达10亿元。如今,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增城迟菜心更是“飞入”千家万户。

家门口就业,致富不出村,这份幸福,值得守护。聚焦“百千万工程”,因地制宜打造美丽乡村、深挖地方特色文旅资源、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升级,从中探索独具岭南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需要有更多增城正果这样的鲜活示范,如此,才能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陈文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有一种幸福叫“家门口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