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文化盛行 企业尤需反思
原标题:跳槽文化盛行 企业尤需反思每逢岁末年尾,既是“求职季”,也是“跳槽季”。跳槽,在今天的职场中,已是司空见惯。而作为职场生力军的白领,似乎更给人留下了“一言不合就跳槽”的印象。调研报告显示,近七成白领时刻准备跳槽,54%的白领“说走就走”,不满3年就跳槽。
跳槽本来也不是什么坏事,如果一个行业内的人才是流动的,就说明这个行业处于上升发展阶段,需要源源不断活水来。但是,若员工跳槽过于频繁,那就有问题了。最新调查显示,中国企业初级员工的服务年限平均为2.3年,中层员工4.2年,高层员工5.8年,均比欧美企业同级员工的服务年数少3至4年。但跳槽成为一种“职场文化”,除了表面上的员工忠诚度偏低、薪资未达预期等,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如各类人才严重短缺。
人才资源紧缺的形势下,某些企业为了迅速招兵买马加入了“价格大战”,即给员工无序加薪。其结果是,人力成本不断增加,但回报没有增加,企业的团队能力也没有提高。人才争夺的价格战,一再加剧企业内部薪酬体系的紊乱,同工不同酬留不住人,建设企业文化无从谈起。更尴尬的是,当别的企业给出更高薪水,这些冲着加薪来的人会再跳槽,成为一种职场“跳蚤”。可见,年轻人频繁跳槽,引发了企业的内部危机。但在这个连锁反应中,企业是肇事者,也是受害者。
换言之,年轻人频繁跳槽,需反思企业“跳蚤”文化。首先,员工的职业忠诚度,与企业的创造力、凝聚力、向心力等有关,并与企业重视和关心员工的程度成正比,薪酬仅是其中一个方面。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以员工为根本,最大程度地让员工成为企业的一分子,公平、合理地享受企业发展成果,而不是把员工看成被管制的对象,视员工为企业创造利润的机器。企业文化,不单单是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和福利待遇有多高,更多体现在企业对员工的尊重程度。同时,对于员工而言,不是不能跳槽,而是要树立正确的职场价值观,看准机会,避免浪费了自己职业发展的宝贵时机。(汪昌莲)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