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舞煤海书“传奇”———记松藻公司“十佳共产党员”松藻煤矿张军
“29岁就当上了年产100万吨大矿的生产副总、生产科长,这小伙不简单!”这是今年以来在松藻煤矿员工中、在技术员中传得最厉害的一条消息。从一名普普通通的技术员一跃而成为年产100万吨大矿的生产副总,工作5年,年仅29岁的他书写了怎样一个“传奇”?
“文弱书生”煤海硬汉
2006年7月,在学友们诧异的眼神中,年仅23岁,刚从贵州机械制造专业毕业的张军来到了异地他乡——松藻煤矿,成了一名矿工。如果了解张军家庭背景的人,一定会觉得他很傻。因为他父亲曾开了10年的小煤矿,家庭殷实。
“在松藻煤矿,大家没把我当外人。”张军刚到松藻煤矿,就受到了上至矿长书记,下至普通矿工亲人般无微不至的照顾。不久,他又免费到重大采矿班读了2年,在重大采矿班,张军读得很辛苦,也很认真,也让这曾经的“文弱书生”真正的懂得了煤矿走机械化道路的艰辛。从重大采矿班毕业后,张军很快就融进了煤矿。整天跑井下现场,和技术人员探讨,和工人打成一片,短短的三个月时间,井下所有的采掘工作面布置图他早已烂熟于心,并能一一和所对应的工作面画上等号。他没具体的下井时间表,只要一想起问题来,他就马上下井,一天可能会下两三回井也说不定。一年365天,他起码下井330天,他成了一名真正的煤矿汉子。
“铁面无私”硬汉无情
2007年10月,基层一采煤队安装液压支架编写的安装措施,在有错误情况下却顺利通过了签字程序。当时还只是副科长张军没接受其他人说情,毅然将所有签字的人都罚了款。这让很多人都觉得他太“无情”,“只要有人违规,不分职位大小,该罚哪个就罚哪个!工作上没有兄弟情,下来大家都是兄弟。”对于煤矿工作的较真劲,渐渐地,大家也理解了张军的“无情”。
“铁汉柔情”情欠家庭
面容清瘦,黝黑的张军只要一说到煤矿井下,他眼里就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但提到家庭,他就沉默了,脸上露出无比的愧疚之情。
工作5年,张军只回家三次看望年迈的父母,而在二十公里外的妻子,他更是没主动看过,就连才5个月大的宝贝儿子也被他送到了父母身边。
当问起他这样做,父母、妻子埋怨不?他总是嘿嘿一笑,说:“他们都理解我,5年,回家三次,够了,已经足够了。”
“天道酬勤”华丽转身
曾有矿开出了一年的收入相当于松藻煤矿几年收入的高昂薪水挖他,但张军没动摇,用他的话说,钱很重要,但感情更重要,自己是松藻煤矿培养出来的,要对得起松藻煤矿,要对得起关心,支持自己的各级领导。
在张军工作的5年时间里,他创造了五个之“最”。实习期间,在那批54名大学生中,他是下井天数最多的一名实习大学生;上班5年,他只回家看了父母3次,是回家最少,最“不孝”的儿子;上班5年,20公里外的妻子,5个月大的儿子,他没主动去看过,是对妻子对儿子最残酷的一名丈夫和爸爸;上班5年,他是第一个敢罚副总工程师款的第一名副科长;上班5年,他在井下跑的路最多,相当于别人10年的工作量。
正是靠着这些不懈的付出,年纪29岁的张军成了众多技术员中的佼佼者,今年又获得了公司“十佳共产党员”的殊荣,他用自己的坚韧与执着在煤海中演绎着自己的别样人生。
(金银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