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反诈网红”不能都信以为真
原标题:对“反诈网红”不能都信以为真最近,全民反诈栏目接到读者反映,称其在“反诈网红”幸卫林直播间刷到他推广的线上旅游推荐官项目,称只要帮他们发视频,评论区有人咨询,一个网友咨询就可以拿到20元。而且原本说好是只要把网友咨询截图发给他们就可以,读者就相信了。在缴纳了998元保证金后,还签了电子合同,但读者开始发布视频之后,把网友留言的截图发过去,却不认了,又说“要收集网友的个人信息才可以拿到20元。”
幸卫林,是在2022年年底进入网友视线的。彼时,自称在误入缅北诈骗窝点并成功逃脱回国后,一官方媒体账号对他进行了包括直播在内的广泛宣传,称他为“反诈斗士”。此后,幸卫林在抖音等平台上开直播,成了反诈网红,多家媒体也对此进行了报道。
一个网友公认的,能揭露电信网络诈骗真面目,普及反诈技巧和常识的“反诈网红”,如今却因为无法兑现自己在网络直播间的承诺,而被舆论推上了风口浪尖。以推广的线上旅游推荐官项目为名,吸引网友交纳保证金,这到底算不算电信网络诈骗?幸卫林是否真的像有些网友透露的那样,涉嫌诈骗、洗钱等罪名?这一切还需要权威部门给出答案。但是,一个不容否定的事实是,据记者了解,去年12月下旬,贵阳云岩区公安分局经侦大队已立案调查,幸卫林也已被警方抓获,目前此案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从“反诈网红”到如今的犯罪嫌疑人,幸卫林的人生轨迹发生了180度的转折,用心构建的人设也瞬间崩塌。或许从一开始,幸卫林就在精心设计并自导自演着一场电信网络诈骗的闹剧,“反诈网红”只不过是一件可以为自己引流的华美外衣。事实上,不少网友之所以落入幸卫林编织的圈套,就是因为被其“反诈网红”的身份所迷惑,在内心放松了警惕。但是,幸卫林忽略了一点,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过猎人的眼睛,在网络文明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反电诈行动不断推进的当下,网络诈骗的空间将会进一步受到挤压。
幸卫林从“反诈网红”到涉诈人员的身份转变,让我们看到了反诈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尽管相关部门已在重拳出击治理反诈,但是一些涉诈不法分子仍然心存侥幸,电信网络诈骗手段花样百出,公民的反诈之弦必须牢牢紧绷,一点也不能松懈。特别是当前,网上出现一些自称从缅北等地诈骗窝点逃回的博主,他们在自述中,往往说自己在诈骗窝点历经磨难才逃出生天,他们开直播宣传反诈,为自己积攒人气,将自己包装成“反诈网红”,但是他们的经历真实性和开直播的目的性让人怀疑,对这些人网友要多留一个心眼。
假借“反诈网红”之名通过开直播攒人气,然后借机行违法乱纪之实,不仅破坏了健康的网络生态,也侵害了广大网友的合法权益。对此,一方面网络平台要对主播强化身份审核和日常监管,另一方面广大网友要不断提升网络素养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做到文明上网、理性用网,对“反诈网红”不能都信以为真。(刘根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