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装置“中枢神经”的“姐妹天团”
守护装置“中枢神经”的“姐妹天团”——记抚顺石化工建公司仪表一车间DCS班
◎王文贺
【班组简介】
抚顺石化工建公司仪表一车间DCS班,负责烯烃厂12套生产装置集散控制系统和安全联锁系统的日常维修与维护。班组现有员工10人,平均年龄41岁,全部为女员工。她们每天要管控操作站、服务器、工程师站共186台设备、130个控制器、近30000个输入输出点的巡检、排查和故障处理工作,被誉为守护装置“中枢神经”的“姐妹天团”。
“咱们维护的是石化系统世界前沿、国内领先的装置,一定要精细再精细。”这是DCS班班长白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仪表是石化装置的“眼睛”,集散控制系统(DCS)就是装置的“大脑”,支配着所有的“器官”运行。DCS班就是抚顺石化烯烃厂12套生产装置集散控制系统和安全联锁系统的维护者,被誉为守护装置“中枢神经”的“姐妹天团”。
职业“小白”变成技能“大咖”
【班组精神】
技能传承 知难而进
善解难题 勇于创新
组员刘丹初到DCS班时,什么都不懂,什么也不会。班长白莹不仅为她量身定制了成长计划,还总是把她带在身边,一个动作、一个姿势,手把手地教她。
“污水装置改造,可是一个学习提升的好机会,你愿意参加吗?”白莹问刘丹。
“师傅,没问题。”刘丹很兴奋,爽快地答应。
刘丹入职后不久,正赶上烯烃厂污水装置改造,白莹觉得这是带着刘丹学习的好时机。但是,那个冬天特别寒冷,在建的操作室机柜间没有门窗,更没有暖气。每天一大早就要赶到工地,在冰冷的地面一站就是一天,她担心刘丹身体吃不消。
【班长自述】
班长白莹:我们班组氛围特别好,在组员成长中,通过搭讲台、建平台、拓舞台,打造了一支技术高超、作风过硬的班组团队。我们要以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当好装置“大管家”,“护航”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
“小刘,把暖贴贴到脚上,再把这个垫到脚下。”来到现场,细心的白莹为刘丹准备了两个防护装备:一个是暖贴,另一个是一块厚厚的泡沫板。白莹说,“暖贴生热,泡沫隔凉。”
“谢谢师傅,您想得真周到。”刘丹接过暖贴,贴在脚下,心中的暖意比脚下的暖贴还热。
【组员议论】
组员刘丹:我们班的姐妹们技术高、工作效率高、干活默契,不仅是一个“技术天团”,还是一个颜值高、素质高、相互帮助、彼此温暖的“姐妹天团”。
在白莹和班组姐妹们的帮助下,刘丹迅速从“小白”成长为业务上的“行家”,不仅精通各套集散控制系统结构,还能准确分析判断各种故障,处理各类问题。一次,刘丹在值班期间,高密装置一台离心机突然停机了,原因不明,情况紧急。她立即赶到现场,检查相应时间点的报警信息和系统组态,都没发现造成停机的故障信息。刘丹又结合所学知识,快速为几十个可能造成停机的联锁条件增加触发器,来捕捉触发的报警条件,并将瞬间出现的报警状态保持住。当离心机重启之后,触发离心机停机的联锁条件终于现身,问题解决,离心机恢复正常。
刘丹说,“白师傅是我学习的榜样,她是一位智慧与美貌并存、实力与勤奋同在的人。没有师傅的言传身教,没有姐妹们的鼓励和帮助,就不会有我这几年的飞速进步。”刘丹感慨道,“在这个温馨的大家庭中不想进步都难。”
刘丹先后在中油集团技术比武中摘得银牌,在抚顺石化公司第十届操作服务人员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仪表维修工竞赛状元,还两次获得“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技能人才”荣誉称号。不仅如此,她和白莹还一起担任了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抚顺石化仪表参赛选手的教练,在她们的精心指导下,经过三个月的“特训”,两名参赛选手取得了全国大赛一等奖。
“铁”的制度融合“家”的温馨
“既要有‘铁’的制度,又要融合‘家’的温馨。”提到DCS班组的管理“秘籍”,班长白莹笑着说,班组管理既要用规范的制度来发挥指导、监督和激励作用,又要多一些人性化关怀。
“每一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提出意见和建议,反复修改,直到大家都双手赞成、真心拥护。”组员们说,每次面对新的情况和问题,班组都会及时组织大家集体讨论,让制度真正成为班组公正的“指挥棒”。
【上级评价】
车间主任兼党支部书记段国旺:DCS班是一支能打硬仗、专打硬仗、善打硬仗的专业团队。什么工作交给她们,准能高质量、高效率安全完成。用一个字形容就是“飒”。
班组在原有员工操作规程、5S精细化管理、六大禁令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又相继建立了工作业绩公示制、技能提升跟踪制等一系列激励机制,做到奖有理、罚有据,让受奖者心安理得,让受罚者心服口服。
精细化巡检制度就是班组成员集体讨论的成果。组员们把每天到现场巡检前的准备、劳动保护用品的穿戴、巡检的路线、检查设备设施的部位和标准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白莹说:“大家一起参与管理,一起修订制度,一起执行,不光把制度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还记在心上、落到行动上,班组执行力和凝聚力也得到了提升。”
“我们班组虽然制度很细,管理很严,但是很温馨。”李霞说,班长白莹在虽然工作中不讲情面,对班组成员要求严格,但在生活中却非常热心。有一次,她身体有些不舒服,细心的白莹发现她精神状态不好,一边嘱咐她吃药,一边让组员彭勃开车送她回家休息。晚上,忙了一天工作的白莹,还带领班组姐妹们买了水果到家里看望她。李霞说:“白班长是一个值得大家信赖的‘知心大姐’。”
在白莹的带动和影响下,班组姐妹就像一家人一样,谁有个头痛脑热身体不适,众人总是嘘寒问暖;谁家有个婚丧嫁娶、大事小情,组员们也总是忙前忙后;谁的情绪低落,大家也会及时与其沟通,消除工作中的困难,指点生活迷津。
制度如铁,人情似水,DCS班刚柔相济的管理方式,不仅凝聚了人心,还激发了组员们的干劲,成为有困难冲得上,遇问题拿得下,专打硬仗、善打硬仗的“女子尖刀班”。
“姐妹天团”乘风破浪
“我们‘姐妹天团’该出手了!”在抚顺石化公司装置大检修开始前,白莹提前召开班组动员会。班组承担烯烃厂所有DCS系统的软硬件检修、13个机柜间办公电脑供电改造及管控辅操台改造等任务。白莹大声问道,“姐妹们,这次大检修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咱们有没有信心打赢这场‘攻坚战’?”
“有!”众姐妹异口同声地回答。
“小彭,赶紧下来,赶快回去照顾孩子!”检修攻坚阶段,白莹得知彭勃年幼的孩子发烧39摄氏度,急忙找到彭勃,“工作还有我们呢,孩子离不开你,听话,快回去!”
“我是班组的技术员,我必须在现场。”彭勃一边忙着手里的活,一边向白莹解释,“孩子没啥大问题,放心吧,再说还有我妈帮我照顾呢。”
白莹心里明白,哪个孩子生病,当妈的不惦记、不心疼。班组还有好几个姐妹家里也都有情况:金银侠两口子都在检修现场奋战,双胞胎女儿没有人照顾,他们的把孩子托付给别人帮忙照看。朱晓乔的腿一直都有伤,不能长时间蹲在地上,可她却在机柜前一蹲就是大半天,腿疼的实在受不了了,就干脆跪在机柜前工作。李霞、杨雪梅、付悦婷……这些平时生活中个个光鲜亮丽、端庄矜持的“美女们”,在大检修现场都变身成了“女汉子”。她们跑遍整个厂区,翻地沟、找电缆、吹扫机器,整天灰头土脸不说,拔电缆接线时还常常被铜芯划破手指……
白莹作为“姐妹天团”的“团长”,经常深夜或凌晨接到厂里紧急任务,她自己能处理的绝不会打扰别的姐妹。白莹家离烯烃厂较远,深夜不好打车,为了做好维护工作,在设备发生故障时用最短的时间赶到现场处理,她才买了私家车,有时处理完故障来不及回家,她就在班组的长椅上合衣而卧,眯上一觉,第二天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姐妹天团’的每个成员都是好样的。”落日余晖下,车间主任兼党支部书记段国旺看到炼塔上、管廊下、机柜间,这群女工忙碌穿梭的身影时,不禁称赞道,“她们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工建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姐妹天团”用责任与担当,守护着装置的安全,累计攻克技术难题80余项,多项技术成果在中油集团、抚顺石化公司获奖,创造经济效益近千万元。班组先后荣获集团公司青年文明号、全国巾帼文明岗等殊荣。
图片1:组员们正在进行数据检测
图片2:组员们正在中机柜间检测记录仪表数值
图片3:班组全家福
图片4:组员们正在更换仪表卡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