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煤矿“首席技师”的学习感悟
金刚煤矿“首席技师”的学习感悟金刚煤矿唐成国口述李宇凌整理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班组文化则是班组的灵魂,班组优秀的技术能手、优秀员工则是班组管理的核心。7月19日,笔者到川煤集团达竹公司金刚煤矿机电队维修班对“首席技师”唐成国进行了采访,笔者记录了唐成国在学习胡锦涛“七一”讲话中对创建班组文化的感受经历。
我叫唐成国,今年38岁,是川煤集团达竹公司金刚煤矿机电队维修班的一名普通电钳工。在电钳工岗位工作6年半的时间里,我爱岗敬业,拜师学艺,勤奋工作,年年圆满完成了各项生产任务,获得了集团公司首个命名的“首席技师”、矿十佳技能人才、矿十大杰出青年、优秀员工等称号。特别是在2008年在四川省总工会授予的“优秀技能”选手称号。今年5月,矿授 予我“优秀技术能手”称号,每个月还给予我300元的薪酬嘉奖。
在2009我被集团公司评为“首席技师”后,我深知班组团结的重要性,俗话说:10加10等于20,10乘10却可以等于100。班组中的安全管理是要全员参与,自己的技术要以点带面、以面带面的方法才能将班组文化建设覆盖全面。
今年,胡锦涛主席在“七一”讲话中提到:特别是要抓紧培养造就青年英才,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我深有体会。今年来,我刻苦钻研电力技术,先后自学了《机电一体化基本知识》、《机电维修》等专业技术知识,自费订阅了《机电设备管理》和《煤矿机电安装》等刊物,并撰写了3万多字的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在工作中,我负责井下120水平、-100水平的七个硐室变电器及其电机设备的检修维护任务。对这些电器设备,我坚持每天巡检一遍。巡检中,我认真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隐患问题。每当有检修任务时,我都主动请缨,担当主力。因为经验告诉我,实际操作是磨练技术的最好机会。特别是每当有坏零件换下来后,我总是把它带回车间,下班后反复拆装,研究其工作原理,找出其故障原因,并琢磨改进和延长其使用寿命的方法与措施。新设备、新配件进矿后,我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研究图纸,直到彻底弄懂其工作原理为止。慢慢地,我成了技术上的“万事通”,无论电器设备出现什么样的故障,我都能够较快找出故障原因,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我下定决心将自己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企业职工。
在胡锦涛主席在“七一”讲话中提到创建先进班组文化,我回顾了自己在班组中的成长经历,结合胡主席的讲话精神,积极配合班长做好班组管理,积极向班长提合理化建议,这不,上次我提出的“三旗”班组管理办法得到了认可,并实行了起来,这个月上旬我就得了一个“小红旗”。与此同时,班长对我也格外关心。工作中遇到坎坷,他们主动拉我一把;生活上有了困难,他们也会登门帮助。支部书记、工会主席李帆、班长张军还在百忙中经常找我谈心,并指定一名优秀党员和区队技术员与我结成帮扶对子,从思想业务上、工作业务上对我进行指导帮助。正是通过内因和外因两个作用,才使我化蛹为蝶很快成长为一名班组中的“佼佼者”。
矿工会给我们设立了“职工流动书屋”,在七一后,我和班长将《班组员工行为规范》制度、名言警句规范的悬挂在墙上,我们主要是想潜移默化地引导班组职工“立足岗位,奉献企业”为目的。在“流动书屋”里,有我们今年获奖的照片、仙人掌盆景、书籍、报刊等把书屋布置得温馨而舒适,看上去就像家一样的温暖。我们班组一直推崇一种“亦紧亦松”的弹性管理理念,七一后,我们将采煤二队生产二班的一些管理经验借鉴过来,我和班长整理出了《班组员工奖惩》管理办法,让班组职工和谐共勉、荣辱与共、班组管理卓有实效、班组建设迸发活力、技术水平稳中提升。班组中,我们职工犹如一个个小小细胞,在班组文化的凝聚下,将会以无穷的力量成为一个极具活力、战斗力、竞争力的专业化班组。
笔者感悟,一个优秀的班组文化将会影响到更多地班组,这就是班组文化的辐射效应。为此,班组中的优秀员工、“技师”发挥着树典型与文化引领的作用,打造出优秀班组长和优秀员工,把开展班组文化建设与搞好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挖掘基层班组在班组文化管理中的成功经验和特色做法。作为笔者而言,我们要将这些富有特色的一线班组及优秀的班组职工重点宣传报道。在“班组天地”中反映基层班组中的优秀员工、“技师”,同时还起到了很好的交流和推广先进经验的作用,进一步促进了班组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请各位老师拍砖! 质朴感人,值得学习! 学习了, 作为笔者而言,我们要将这些富有特色的一线班组及优秀的班组职工重点宣传报道。在“班组天地”中反映基层班组中的优秀员工、“技师”,同时还起到了很好的交流和推广先进经验的作用,进一步促进了班组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十分赞同这个观点 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一个人的成长经历、个人总结就能当新闻报道????
使劲想在文中找点有新闻感觉的文字,但却徒劳了,所看到的文字一半是一个人的工作流水账,而且还是好几年的;一半是隔靴搔痒、一点而过啥都没说明白的叙述,比如“将工作制度、名言警句规范的悬挂在墙上,一幅幅装帧精美、图文并茂的提示警语格外醒目,这些都是我和班长的细心布置、精心设计……”啥制度、啥名言警句就是不说,打死也愿意告诉你!!!!
听夏老师再三强调要与锦涛讲话精神相结合来感来悟,可这里一丁点也没看到。嘿嘿,不知道写这一大篇文字啥意思,不想见报还费劲费心干啥嘛?
回 7楼(ctxz) 的帖子
谢谢老师的批评,学生谨记。但是,我觉得这个感受肯定是由自己的工作经历来阐述,同时,在班组管理中能发挥一定的效果才是班组文化的最终目的。也许我写的这篇文章是流水账,也谢谢老师您的教导,我定会努力。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