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红薯的味道
烤红薯的味道进入冬季,烤红薯又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成了大街小巷一道诱人的风景。一阵迷人的焦香悄然从街角传入鼻尖,弥漫在空气中,浓得化不开。一位上了岁数的小贩在叫卖,爱人立即掏钱买了两个,用手摸着,还挺烫手,我俩小心翼翼地剥去深红色的外皮,咬一口,甜、软、糯的滋味蔓延在舌尖,香甜软糯的红心流进胃里,再冷的冬天也有了一丝温暖......记得小时候,粮食奇缺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饿得慌了,就把贪婪的目光瞄向生产队的红薯地。我们几个小伙伴,留下一个人放哨,其他的人快速下手,顾不得红薯上的泥土杂质,简单地在身上一擦,皮一啃,就生吃了,那脆生生、甜丝丝的感觉一下子充溢了全身。
后来分田到户,母亲种了红薯,每次在饭做熟之后,趁灶膛里的火灰还很旺,就捡几个红薯埋进去。半个小时的功夫,红薯就煨熟了。煨熟的红薯口感软糯甜美,我一放学回家就从灰烬里掏出滚烫的红薯,把它放在左右手心里来回颠,待稍稍散去热气,剥去焦黄的外皮,香气直往鼻孔里钻,撩拨得我口水都快淌下来。
老家当年种植的红薯,瓤是白色的,切成片晾干的时候,地上白花花一片。这种红薯个头大,产量高,但是甜度不够,即便煮熟以后也没有那么绵软,而是偏硬,口感一般。那时候产量才是一切,好吃不好吃,是次要的。
那会儿红薯还是主食,但如果一日三餐都吃红薯,会泛酸、烧心,母亲便换着花样做红薯。有时吃剩的煮红薯捣烂成泥,加入面粉和糖搅拌均匀,做与一个个圆耙,放入锅里煎至金黄;有时将红薯切成条晒干,做成零食......无论怎么吃,都百听不厌。
后来,在城市里落户,又感受到烤红薯的别有一番情趣,巷口那只硕大的炉子立在平板车上,阵阵焦香弥漫在空气中,用黏土围着油桶做成的大炉子,看着就让人感到温暖。
冬天的烤红薯别说吃了,就是看到卖烤红薯的那个大铁炉子,就给人一张暖烘烘的感觉。铁炉子像是用原来盛放什么东西的铁桶制作的,一般都有一米多高,底部生着通红的炭火,上面一层铁架子,大大小小的红薯就在上面烤着,至于什么时候烤熟,全凭卖烤红薯的人的经验。不过有时候去买烤红薯,卖烤红薯的人也会用带着手套的手去挨个捏一捏,以此来判断红薯是不是熟透了。
红薯嵌在骨子里的美味,一定要用大铁桶烤制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倒不用大动干戈,只需洗净扔进炉子里,原本硬汉似的生红薯,便会在升腾的醉人仙气间化为绕指柔、传递出诱人的喷香。
迫不及待撕开焦褐的皮,来不及逃跑的热气便蜂拥而出,露出软塌塌的红馅----暖暖的色调让人在寒冷的夜里多了不少食欲。刚出炉的红薯,沉甸甸,热乎乎,得两手倒换着捧,但钻入鼻尖的蜜一样的甜香,却撩得人顾不上烫嘴,赶忙颤颤巍巍送到嘴里,舌头轻轻用力,吮一吮,吸一吸,那一抹恰如其分的甘甜,嵌在柔软浓郁的细腻里,满足得让人忘记咀嚼。
舌头一压,红薯瞬间化为软软的泥,些许的纤维理增加了味道的层次,香喷喷,甜丝丝,暖融融。一个烤红薯下肚,浑身上下暖融融的,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带来的饱足感足以驱散一天的疲惫,唤醒沉睡的灵魂。烤红薯的香,是一种香甜的香,绵软的香,一种难以用语言准确描述,只能用味觉去品尝的香,也是一种让人无法拒绝的香。至少对于我来说是如此。
今年冬天比往年更冷一些,街上卖烤红薯的似乎也更多了,一丝缕缕的红薯香气便弥散进我的记忆,缓缓在心底流淌,就像静静守候在老屋的双亲一样,温暖、敦实。于我,这真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隔三差五买上两个烤红薯,既满足了口腹之欲,也解了乡愁。
河北兴泰发电公司 何卫东
地址:邢台市电厂路兴泰发电公司
手机:18632995338 邮编:054000
身份证:130503196805150376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