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里好耕田 作者 张修东
你来自东北热土,有蕴存的那份老工业基地的自豪和坚定;他来自辽阔南疆,有新兴工业城区的发展快节奏和扎实风格;我来自中原腹地,心底有礼仪之邦的丰厚文化底蕴和胸怀坦荡……于是,这个平台、这份杂志,这支团队,便有了五湖四海的集聚敞亮。你,身居应急管理岗位,天天与生产安全打交道,深知企业应该干什么;他,天天与一线职工同船共渡,言行接地气,深悟他们需要什么;我,和班组长、管理人员密切交流,深谙管理之道、经营之法,最清楚他们心里在想什么……于是,这个平台、这份杂志,这支团队,便有了触摸基层的自信底气。
你,迎着飞扬雪花,行色匆匆;她,披一身城市灯光,步履铿锵;我,放下手头采访,暂停走动的笔墨时光……为的是,进京一趟,赶赴一场中企互动平台、《班组天地》杂志编辑部在怀柔召开的年会……
怀柔区西四渡河村,怀沙河穿村而过,原始与现代融合,怀爱与柔情碰撞,是中企互动平台、《班组天地》杂志的所在地――班组之家,是一块世外“桃花源”。杂志主编夏晓凌老师曾在2022年的一篇《卷首语》写道班组之家的金秋收获:1000多公斤地瓜、2000余公斤玉米、100多公斤花生、2000多公斤各类蔬菜和水果,还有板栗、核桃以及吃不完的鸡蛋鸭蛋…… 此情此景,我的随感“秋实梦圆的那一天”应势而生,总也想着盼着,能停滞前几年因为疫情而只能视频相见的年会,在今年有一趟实实在在的桃花源行。
接到会议通知,开启备会模式。居住怀柔桥梓村的赵淑清大姐发来“导航”,热情邀约;在京看护外孙的孙兆学大哥发来行程导引……人还在泰安,我已经切身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暖意融融。在准备的发言稿导语里,我写道:时隔二十多个年轮转换,今天,受益于夏老师的英明决策,再次踏上北京这块热土。在此深表感谢。在平台十多个四季轮回,历经四年多的摸爬滚打,今天,终于来到了日思夜想的家。平台牵线,赋予机会,让我在这里学习锻炼成长,在此我要感恩平台。
头天晚间,一幕大雪铺撒,阻隔了我的行程安排,3日的年会,我只能默守视频参会。
室外,冰天雪地,寒风飞舞,昭示着来年的丰收;室内,热情洋溢,暖如阳春,一场久候的年会在火热举行。
低调而温馨的会议室,衬托着“班组之家”的简约高效。一份份胸有成竹的汇报,装载着流走每个时日的辛劳;一张张灿烂如花的笑脸,写就未来每个岁月的蓝图。
诸位杂志编辑、编务和平台管理员带着一年来的成就,怀揣新一年的梦想,言总结回顾,谈感想感悟,说感恩感谢,道工作经验,讲设想打算,叙深厚友情……在每个人精心筑造的桃花源里,不负时光,未来可期。
有汇报,有点评,语言中的,直触心怀,是年会的一大特点。为了耕耘好中企互动平台这块热土,经营好《班组天地》这块田地,服务好中国安全生产协会新制定的《安全管理标准化班组评定规范通用要求》新标准,把《班组天地》杂志打造成班组安全的工具书、班组建设的教科书,进而实现愿景激励,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献计献策,同心筑梦。新的一年,工作目标更加明确,方向定位更加精准,杂志有了更加鲜活的生存根基。
《班组天地》杂志主编夏晓凌等领导为2023年度最佳管理奖、最佳管理员、最佳编辑、优秀编辑、优秀管理员和持之以恒奖、明显进步奖等奖项获得者颁奖。夏老师要求,新的一年要围绕创新、拓展主题开展工作。我理解,创新,即是有质量的生命旅程,不管对事还是对人;拓展,即是有层级的生存,不管是当下还是将来。
会后的次日,即是立春。
有人说,雪,走远了;春天,在赶来的路上。
是的,即便人们无法改变严寒,那终究是一种年轮历练,凛冽的寒冬过去,必定是春色满园关不住,桃花源里好耕田呢。 春色满园关不住,桃花源里好耕田 是的,即便人们无法改变严寒,那终究是一种年轮历练,凛冽的寒冬过去,必定是春色满园关不住,桃花源里好耕田呢。
回 2楼(草地兔) 的帖子
谢谢老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