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弯新月 发表于 2011-7-20 20:39:09

先进的班组文化引领我不断进步

一位只有初中文化的工人竟当上了博士生导师。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抚顺石化公司工建三公司的密封班班长赵林源。今年夏天,浙江工业大学4名年轻的博士研究生来到赵林源班跟随赵林源实习。7月20日,笔者慕名走进赵林源班,近距离聆听赵林源的的成长历程,请看——
我的内心独白
——先进的班组文化引领我不断进步
   我叫赵林源,是辽宁抚顺石化公司工建三公司密封班班长,工作39年来,我从一名工人技师成长为机械密封专家、博士生导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获得者。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是班组先进的学习文化、创新文化、师徒文化造就了我,引领我不断前进。
学习文化:主动学习,终生学习。
    1972年,我初中毕业来到抚顺石油三厂,成为一名钳工。那时班里的学习氛围很浓,有个老师傅已经50多岁了,每天都要读书,他说学习是一辈子的事,还说要带着问号学习。他们的劲头感染了我,我也成了爱琢磨。工作中总爱问个为什么,有时问得连师傅也答不上来了,就给我两本书《机械基础》、《机械制图》,我看完了仍不解渴,那时候买不到书,我就向人借着看,借来抄。在家翻过来调过去地看。
  干钳工不光要学,更要练。我苦练基本功,铲、锉、刮、研,一丝不苟。铁锤砸肿了手,一声不吭;双手磨出了血泡,咬牙坚持,很快掌握了钳工的基本要领。1983年,我被抽到密封班,成为机械密封钳工。一次,两台进口热油泵机械密封发生了故障,单位请外国厂家驻北京的工程师干了3天,一下子挣走了3万美元。当时我就想,要是自己会修,企业能省多少钱啊!从此,我与进口设备较上了劲。并找来进口设备的资料图纸仔细研究,遇到难题就向老师傅和技术人员求教。为了看懂资料图纸,我开始自学《金属材料》、《工程力学》、《流体动力密封》等大中专课程,甚至连国内石油化工密封技术论文集和国际流体密封会议文集(译文)也成了我的研读之物,撰写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功夫不负有心人,1984年,我获得了抚顺市技术比武第一名。学习也要与时俱进,要不断更新,我买了电脑,自学了CAD制图并应用到设备管理中。

创新文化:矢志创新解难题

  读书是为了应用,39年来,我撰写的读书笔记有80多万字。师傅告诉我,知识只有使用了才是力量,并给我讲了他们以前是如何通过改造工具而降低了劳动强度的事。当时我感觉创新对于我们来说也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有时离我是那样的近。1996年,抚顺石油三厂从美国引进的分子筛装置建成投产不久,3台P501进料泵相继泄漏,十几天换了4套密封,一下子消耗十多万元。我决心运用所学的知识为P501泵冷却系统“动手术”,并更换密封件材质。然而,这套装置只有零件图和安装图,改造难度很大,涉及金属材料学、理论力学等8个学科,就是学机械密封专业的技术人员也感到头疼。我每天拿着图纸,找出参考资料和工具书,一点点仔细研究进口密封的工作原理和工艺参数,终于发现造成密封磨损是由于机泵过热,原装的冷却系统满足不了降温指数,我决定改造进口机泵冷却系统。这时一些工友劝我要谨慎,我重新设计,改变安装方式,并改变密封件定位方式,投用过效果良好,这大大地激励了我,原来我也可以搞成小改革、搞成小创新呀。现在跟以前真是不一样了,以前是领导让干啥就干啥,不动脑子,现在我们要读书,要想办法,使自己干的活既轻巧省力又为企业节约成本。后来我和班组成员一道,又经过多次改造,以前7天就要更换一套密封件,如今可以使用6年以上,国外最高纪录是3年更换一次,使设备运转周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08年因此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是班组这种创新文化的土壤培养了我,正是在这片沃土中我才得以不断成长。十几年来,我和我们班先后对抚顺石油三厂进口和国产设备的机械密封进行技术改造83项,有些进口设备的运转周期达到国际水平,为企业节省资金3000多万元。

师徒文化:徒弟成长是我最大的快乐

企业是靠一代又一代人传承下去的。多年的工作中我领悟到“干工作不能光用力气,还要动脑筋;不光自己做行家里手,还要带出一批能工巧匠。

有人说,教死徒弟饿死师傅,我却不这样认为。我刚上班时,师傅们将自己的看家本领毫无保留地教给了我,使我飞速成长。并且企业给了我一个又一个荣誉。我也要把自己的绝活传授给他人。一花独放不是春,只有大家都学会了操作方法,企业才能水涨船高,不断壮大。

班组里部分青工不愿学技术,我就举办机械密封技术学习班,传授自己的绝技。工人们不愿意来,我就单独施教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结合,利用电脑幻灯片制作讲义,图文并茂更加形象的讲解密封技术。先后带起了十多名青工学徒。2008年6月我们公司成立了“赵林源(钳工)密封工作室”,从此,技术创新从个人钻研变成了一群人的事业。

如今,我们工作室已成为一支会干绝活又能创新的团队。全班员工在我的带动下全部学会计算机绘图,我们班走遍全厂15个生产装置的每个泵房,对每台机泵的密封定位尺寸现场实际测绘,整理大量技术资料,用计算机绘制密封配件二维图纸近1000张,绘制密封三维实体图200多个,重点设备的故障记录做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近几年,我们公司提出预知维护信息化、智能化的想法。2008年,我们班组根据设备维护经验,找到了IT数据与维护管理结合点——测温。如今,设备多功能数字监测系统通过辽宁省鉴定,成为国内检维修信息领域唯一的监测系统,被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评为了“2009年度科学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更让我高兴的是,今年五一,我们班员工刁克剑研发的设备运行监测手持机获得抚顺市科技创新二等奖。这个手持机可以实时记录设备的运行状态及现场信息,可以从根本上杜绝漏检、甚至巡而不检的问题。对于提高设备预知管理水平,是十分实用的。

一流的企业作文化。一个企业最重要的就是文化传承。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说,要在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我们班组是以学习力打造创新文化,我们的创新是立足岗位,从工作中来,又应用到工作中去,并且让企业员工们共享到我们创新的成果。

(赵林源口述 王秋整理)

liyuling 发表于 2011-7-20 20:41:08

三个文化,真好!!

初卫平 发表于 2011-7-20 20:42:50

写的速度真快啊!我赶紧学习学习啊!

连续风格 发表于 2011-7-20 21:17:59

学习了!

baihuahe 发表于 2011-7-20 21:23:55

一个企业最重要的就是文化传承。赞同

笑看今朝 发表于 2011-7-20 22:42:02

认真学习。

马兵 发表于 2011-7-21 11:22:34

cw101 发表于 2011-7-21 17:46:31

初卫平 发表于 2011-7-22 20:14:24

新月老师写的细致,一针见血,学习了。

连续风格 发表于 2011-7-22 22:18:36

向王秋老师学习!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先进的班组文化引领我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