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石油开发中心胜裕集输一站女工集体:守岗必有责 柔肩显担当
在胜利油田石油开发中心胜裕采油管理区垦利联合站,有这样一群集输女工,她们中70后的在这里25年如一日默默奉献着,80后多为转岗员工的一群仍在努力学习,2年时间通过了信息化集输工中级鉴定。她们由15人优化至10人,人数仍占集输站半壁江山,其中采油、集输中级及以上9人、集输技师1人,1人获中心“十佳”女职工称号,1人获油田三八红旗手称号。她们战穿孔、保交油,甘于奉献、毫无怨言;她们勤学习、爱钻研,与时俱进、务实求新;她们战疫情、互问询,关爱彼此、融心融情。一、尽职尽责 默默奉献
奉献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现实的行动,让人动容。
2022年8月19日,垦利联合站新建的原油外销装车区正式投用。车辆往返石化总厂1趟至少5个小时,每日8车任务还要在晚上7点前完成,运行初期女工及押运员对智能装车系统的应用都在摸索阶段,为了把各种突发情况的时间争取出来,她们早上不到5点就到岗做装油准备。装油女工一天在不足2500平米的院里能往返2万步以上。酷暑难耐的天气,为了完成交油任务,她们连水都不敢喝,带的每顿饭都成了下顿饭,特殊时期还穿上了成人纸尿裤。站内信息化提升受限,13米高的储油罐女工每天早5点、晚8点检尺量油,为原油外销提供重要依据。降温更要防冻防凝,为了确保装油管线畅通,她们坚持每小时查看压力、伴热带情况。奔波在液位调控、流程放空、水处理、忙三标的路上,40000平米的大站半天就走了一万五千步。2023年7月31日晚,一处管汇穿孔、闸板锈蚀脱落,必须紧急处置,岗上女工赶紧加入抢险队伍,拉警戒线、轮着挖操作坑、倒流程等,直到天亮。她们知道,改造会越来越好,可这过程必然艰辛,她们相互打气,“站老人心不老 管漏斗志不漏”。
二、有一分热 发一分光
笔耕书上除勤奋无他,舟行学海有远志领航,日积月累必有所成就。
集输站组建之初,有4名女工在10年前就通过了集输工高级。3位女工临近退休且孩子正处中高考,考技师压力很大;1名女工张春霞孩子大学,升阶很有优势,但是同岗的其他姐妹就要承担较长时期密集倒班且暂停年薪的压力。姐妹们看出她的忧虑,原本计划结节手术的女工推迟预约,原本应约出行的女工放弃了计划。张春霞倍加珍惜培训机会,每天休息不到5小时,从理论到实操片刻不松懈。然而,临近考试时她的父亲重症住院,她一边陪护一边背书,她的父亲努力撑着直到她考完试。成绩出来的那一刻,她抱着姐妹泣不成声。只要努力,就有收获。在她的带动下,姐妹们也开始比学赶超,利用工程师到站上帮扶的机会抓紧问,借助安全检查的机会学会“低头捡黄金”,通过停电、穿孔等突发情况向站干部学习处置经验。今年初,2名女工推荐至监控、物资等关键岗位,水处理岗2名女工快速学习计量流程,在骨干的鼎力相助下,4天独立顶岗。她们用“巾帼不让须眉”的行动感染男员工一岗精、岗岗通,练强基本功,争做排头兵。
三、嘘寒问暖 相亲相爱
爱人是帆,爱己是船,只有彼此推动和相互支持,才能情谊长存。
集输站现有女工平均年龄43.6岁,因为家庭这一话题,她们越是倒班难集中,越是珍惜这份“围城”的情谊。事实上,三个女人一台戏,一个站上5台戏,起初也因为换班影响加班收入等问题争执过,但摩擦久了,默契也就多了。她们形成“一日三问”的习惯,油岗问装油岗外销进度,水岗问油岗液位调控情况,门岗问大家带餐需求,她们还在晚上值班时一起巡检,共同发现、解决问题,把兄弟姐妹的急难愁盼与站干部及时交流。疫情反复时期,大家陆续“阳”了,4位女工连轴运行4天。刚下夜班的杨晓晶匆匆做了午饭就又回站上顶班,黄晓燕连续3天下了夜班兼职化验,李胜男上16小时休8小时鏖战数日,毛萍在岗上从发烧坚持到退烧。一座改造显得苍凉的老站,因为她们的相互关爱而温暖,各级领导关怀备至,中心工会为其配置更衣室、修缮洗澡间,管理区工会给予支持,开展女工插花、集体生日等活动丰富工余生活,让大家有了“过去上班盼回家,现在回家盼上班”的变化。集输站每个女工都有亲昵的外号,不舒服找二姐,因为二姐备货全;有不满找组长,因为组长沟通强;有困难找大姐,因为大姐特热情,就连男员工也跟着叫上了昵称,站上时刻洋溢着加油助威、快乐奔放的笑声。
感激每一段难忘的经历,让她们彼此真诚地培育了情怀。2024年,她们已全力冲刺,势必助力胜裕扛红旗、夺先进,让更多人为之点赞。
作者:任文盼 15854601722(微信同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