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 发表于 2024-4-7 15:17:19

散文-《春天就要走出去》

                  春天就要走出去
       小时候在北方,总是要等到进了农历的三月末,人们才能看到些杨树、柳树的新芽来,才愿意多活动筋骨往户外走走。场景特别像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真的是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一切都像欣欣然睡醒的样子”,油绿的小叶芽尖尖地嵌在青灰的树枝上,跟着春风一天一天地晃展枝叶,节奏毫不匆忙,有时好奇心重的你天天去瞅它,可它却仿佛跟你藏猫猫一样。
       现在想想,好像小时候就是这样,春天是我们等了一天又一天才来的。那时少年的我们急忙长不大,枝丫上的花儿呀叶呀也都急忙长不开。
年过而立,感觉就不一样了,常觉得时间都不够用,恨不得一日当成两日过,春天也仿佛是眨眼间就来了。
       前几日趁着一个清闲的周六,我们去了一趟棣花古镇。原本是忙里偷闲,没想竟是到了贾平凹的故乡,也算是意料之外的收获。
       到了古镇已是晚上8点多,去吃了一家酒店老板介绍的牛肉火锅。店面不大,门头简单挂一牌子,吃法也与外面的锅子不同,大块的牛肉、萝卜在锅里一起炖着,一锅再配送两个下锅菜,一个是棣花有名的红薯粉条,一个是卷心生菜。这是店家唯一的菜品,没有花里胡哨的名字,倒也搭配的营养合理。
       一落座,各自夹一块的牛肉夹到碗里,肉香四溢,再取一勺萝卜,软糯鲜美,店家很实诚,真是满满一锅子牛肉。
       隔壁有一桌年轻人,吃的最是热闹,最引人注意的是人人身旁都摆着一瓶红酒。我不禁感叹,小镇的人们还是很会享受这慢节奏的生活。后来才知道,丹凤产酒,隔壁街道过去便是当地有名的酒庄。我又一次不禁自嘲自己孤陋寡闻了。
      晚上就住在了千亩荷塘对面的酒店,系园林风格,期间绿水亭绕,曲水流殇,庭院式的建筑和古镇相得益彰。立在阁楼窗前,借着月光,春色一览无余,很是幽静舒畅。
      看来春来了,就是要出来走走。
      第二天早早起床,沿着荷塘出行,脚下便是那条出名的清风老街,唐朝诗人白居易曾借诗吟咏其是“棠棣之华”。沿着清风街,再过宋金桥,我才知这里不简单。春秋、盛唐、宋金等多种文化形态在这里交织融合,历史文化沉淀厚重。沿路继续游走,还有一座二郎庙,居然是陕西现存唯一的金代建筑。
       原本只是想在春天偷一日清闲,没想到走出去,竟品到一方风土人情,无意中居然收获了熠熠生辉的历史文化。
       在领略美好的同时,我不禁感慨自己是变懒了。一年之计在于春,看着眼前的院子和绿水环绕,瞬间想起季羡林先生写的《春满燕园》里的那句“未名湖绿水满盈,不见一条皱纹”。春是美的,要学会保持儿时的好奇心,这个季节应该是要多出来走走的。
       古镇的春花也开了,最盛的就是樱花,一树一街地开,让这春明景和的岁月都含着淡淡的香。如今的我,已被春引得驻足了,坐在秋千上来回晃着,放眼望去那从从层层的红绿,成行并列,相映成趣,终是在我眼里一一成画。

张丽 发表于 2024-4-7 22:08:04

人就要多出去走走,天天憋在家里,你会发现连写文章都没灵感

文博 发表于 2024-4-8 08:11:2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散文-《春天就要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