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东:红包(小小说)
这次,仨人真的闹拜拜了。起初,这话从老李家媳妇口中说出来,谁也不相信。原先,老张老李老闫三家好得像一个人。咋地,几十年的感情,说拜拜就拜拜了呢。
俗语说,弟兄俩,好搁伙;弟兄仨,好分家。意思无非是,俩人好统一思想,容易达成共识。而三个人,其中一人忽左忽右,出现一边倒,结果就是思想分歧的苗头,行动不一的由头。
上世纪90年代初,经过矿班子考核,老张老李老闫分别由新阳矿的三个基层单位同时调入企业管理办公室,那时候的办公室不像现在一人一间,三人挤在同一间办公室,俩人对桌,老闫只好“面壁”。打那,工作不分你我,生活情同手足。
不几年,三人互为关照,你抬举我,我吹捧你,都在矿上结婚生子,你来我往,三家成了好朋友。
去年,三人相差不到半年,各自拿到了退休证。
老张退下来最早,延续传统,自然张罗了老李老闫的退休宴。
最后一次参加老闫的退休宴回到家,老张就觉得肚子有点疼,开始以为吃的不合适没在意。可到了半夜,实在撑不住劲了,还是要了矿区医院120,医生说是急性阑尾炎。
老张跟妻子说:甭和老李老闫家说,费钱费精力,再说目前都在城里看孙子。
万人社区,总有透风的墙将信息传递到了老李老闫的耳朵里。
这天,老李老闫从城里回矿,约好探望住院的老张。
提点东西,包上8张百元钞,这是商量的意见。照此办理,是规矩。
包红包的当儿,老闫心想:老张干科长时有点不愉快的事儿,多包上2张找摸找摸。再说,去了医院,个人随个人的礼金,老张自然有数。
怕是上午老张再安排“起病”酒席,老李老闫租了一辆车子,想接着回矿。
快到医院了,老李说:老闫,根据老张这脾气,要是直接给他红包,肯定得你争我夺,咱是不是就放到礼品盒里,到他送咱下楼时,给他说也不迟。
老闫没过脑子,就把红包贴脚放进自己购买的八宝粥盒子。
一进病房门,老李老闫随手将礼品盒贴着墙根放到礼品堆里。
老张和媳妇一个劲地说着客气话,也没顾得上看是谁提了纯奶、谁提了八宝粥。
说话的当儿,老张的大儿子小张正好来送饭,和两个叔叔招呼一声,就拨打了医院附近“家常菜”的电话。
这边,小张领着李叔闫叔先头去饭店点菜。这边,老张的媳妇打开礼盒,发现了里面的红包。
老张媳妇只记得进门时老李提着奶,老闫提的是八宝粥,肯定八宝粥盒子里1000的红包是老闫的。老张争执说,明明看见是老李的。
老张脑海里,立马浮现出三人在一个办公室里,作为老大哥的他对俩人的体贴照顾。对身为副科长的对桌关爱有加,他觉得那1000红包,非老李莫属。
入座“起病”宴,老张跟老李说:包了这么大的包,真不好意思。接着用眼睛勾了一下老闫。
老闫有几次去分管矿长那里打老张的小报告,后来有人都反馈给老张。大度归大度,但一直在心里揣个小兔子。
日常半斤酒量的老闫,这次才喝了一杯不到二两不满,就觉得有点晕乎了。
回家睡了一觉,媳妇还在嘟囔:看这小聪明刷得!
老闫说:这红包,包漏了。
老闫到厕所点燃一支烟,伴着苦闷,打着漩卷,青烟袅袅跑到窗外。
街上的人穿着越来越臃肿,一转眼,过年聚会的时刻到了。
刚落座,老闫趴在老张耳朵上说,那个1000元红包是我包的。
老张却认为他在挑事儿,离间关系,不再搭理他。可老张不经意想,要是老李真的包了那个800的,就真的不够意思了。
有人说,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朋友。这不,应验了。
过年过节,微信伺候,老张老李老闫谁也没再提聚会的事儿。
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朋友,和圈子
回 1楼(dongzi) 的帖子
我与一位年少时的学友、朋友,也因为一件事,心离远了。回 2楼(微风) 的帖子
朋友,分阶段呢,呵呵 人一旦有了隔阂,就走不近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