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8期现场抓拍】“双重管理”共建和谐社区
8月2日上午,江汉油田向中小区刘阿姨家,一个年轻小伙子正聚精会神地处理鱼缸插座线路故障,老太太慈祥的在一旁帮忙扇风。这场面看上去就像一家人,可实际上,年轻人是水电厂向阳水电管理站电工班班长刘军,刘阿姨只是他同小区的一个普通邻居。这次义务帮忙是他们班组的党员在落实企业创新开展的关于党员实行“双重管理”后的第一次社区劳动。双重管理是指党员在八小时内接受企业管理,八小时外积极参与和谐社区建设,接受社区党组织监督管理,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由岗位向社区、从工作到工余的延伸。基层班组的党员在服务街坊邻居的时候,同样得到了邻居的关爱,小区在大家的共同付出中实现了和谐社区的共建。
江汉油田水电厂 毛宏中 肖飞祥 李沭 摄影报道 好久不见 标题:到社区报到
谁到社区报到?报道做什么?
8月2日上午,江汉油田水电厂向阳水电管理站收费班的收费员伏玉泉(左1)、斛书萍(左2)带着自己的《党员“双重管理”社区报到证》到向阳小区居委会报到去了。这是收费班认真落实厂党委对党员管理的创新举措,积极参与和谐社区建设,接受社区党组织监督管理,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由岗位向社区、从工作到工余的延伸。
不要事情的描述,要现场的描写。新闻由头抓不住读者的眼球。这件事是属于地方试点还是省级试点?是不是首创?作者主要讲了他们是积极参与社区建设,那又为什么不是班组员工面临的一个新的考验呢?写后者是不是更加贴切班组呢?
收费一班和向阳小区被选作首批试点班组及小区之一。班里两位党员主动请缨,决定发挥自己的电工特长服务居民,受到小区党支部的热列欢迎。
为什么只写受到欢迎?他们是英雄吗?是劳模吗?作者为什么不写他们是怎样踏踏实实为社区居民办实事?怎样在新的岗位克服困难锻炼自己? 谢谢老哥!
重新修改了文字和图片,请老师们拍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