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qqjk 发表于 2024-5-5 15:41:23

镶嵌大湘西的璀璨明珠“柳林十八拐”

  何 勇(138 7513 6841)

她有一个和女孩子一样好听的名字,深藏含蕴,又有点显山露水,这个小山村的靓丽名片——“柳林”。她位于辰州矿业周边的沅陵县杜家坪乡大山之中,犹如镶嵌在千里大湘西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流光溢彩、熠熠生辉。
在通往柳林村的山区、临近小山村的公路上,有一段地势十分险峻、九曲回肠的地带,这便是远近闻名,号称 “天下第一拐” 的 “柳林十八拐”。
202311月1日上午,天气晴朗,阳光普照,湛蓝的天空中飘荡着朵朵白云。我们一行十人驱车从辰州矿业本部出发,途经鱼儿山村,沿着通往山里的 “之” 字型乡村水泥公路,行驶大约二十多分钟,到达了镌刻着“天下第一拐”五个鲜红大字,和“柳林十八拐”一行小字的石碑处。 刚一下车,我的目光停留在眼前这条简易的水泥公路上,它围绕着大山一路逶迤蛇舞,好似爱美的姑娘系在腰间的飘舞的红丝带,更增添了美丽的大山的幽雅与妩媚。
因为路险坡陡,在公路靠近山崖的一侧,为了安全起见修建了如城垛似的水泥护墙,墙头每隔一米就有一面鲜艳的国旗迎风飘扬,万籁俱寂的山野中,飕飕凉风拂过,一面面红旗迎风招展,呼呼呐喊,好似“热烈欢迎你们、热烈欢迎你们!”喊得震天响,代表这里的村民,欢迎我们这些慕名前来的游客。
令人惊叹不已的是,以 “十八拐” 为中心、方圆数十里的山区,森林几乎全部覆盖,好似万花筒里的植物园,其中绝大多数为原生态的各类林木,主要有樟、梓、椿、杉、松、桑、槐、榆、茶、桃、梨、杨梅、银杏、桂花树等……,纵横交错、葱葱郁郁、苍翠欲滴、秀色可餐,让我们目不暇接,满眼春光、心旷神怡。蜘蛛拉网一样,爬满山峦、陡坡、沟壑和悬崖绝壁的荆棘、藤蔓、灌木与蕨类等诸多野生植物尽显妖娆;散布于山坡这儿一大片、那里一大片的翠绿毛竹,耸立挺拔竭力生长,有些的弯弓折腰故弄妖姿,有很多竹枝互相缠绵秀爱,像亲密的姐妹,挽肩搭背围成一圈在说悄悄话;还有无以计数的青青小草、与之相伴的野菊花,漫山遍野在山坡上、道路边、峭壁间、石缝里、大树下、竹林中……撒着欢、疯着舞,走到哪儿,都能见到它们多姿多彩、笑容可掬的身影。
虽然,秋风扫尽了落叶,即将掀开冬日的帷幕,可谓是“跃上葱茏四百旋”,喜看“处处闻啼鸟”的人间“春色”。
“往这个方向看风景不错!” “这里的山长得有点像张家界的山!”“风景这边独好!” ……,
正当大家心花怒放,欣赏眼前不可多见的自然美景的时,哗——啦啦,哗——啦啦……,不时,两耳隐隐约约地听到山谷里,持续不断地传来“泉水叮当”十分清脆的流水声。我探头朝山脚望去,只见横七竖八、重重叠叠的枝条和树叶,完全遮挡了我的视线,深不可测,猜想山脚可能是景色优美的大峡谷。
巡视一番后,我惊奇地发现: 一座座绵延不绝、高耸入云的大山,如同一幅幅描绘山水相依、风光旖旎的巨大屏风,把别有洞天的 “天下第一拐” 装扮得分外妖娆迷人。 顿时,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趁兴拍摄了一张张沐浴在金色阳光下、绚丽多彩“柳林十八拐” 的风景照。
我特意走近石碑前,仔细阅览了其基座墙体上,介绍当地历史的短文:1934年11月由贺龙、萧克、王震、任弼时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六军团攻破常德桃源后,挺进湘西。进入湘西门户官庄时,兵分三路,其中萧克所部的一部分人马向杜家坪进发,第一站经过柳林村 “十八拐”,到达村内,柳林人民纷纷送上粮食,随后,红军人马赶赴木王、岩湾、狮子坪、怡溪、王稠。 与碑文内容相呼应的是公路对面、二三十米开外的高台上,分别树立着二尊吹着军号、扛着弹药箱的红军战士并肩战斗的塑像。
霎时,我脑海里浮现出电影和电视中,红军战士英勇无比、浴血奋战的光辉形象,不怕牺牲冲杀于血与火交织的战场上。我也仿佛瞬间穿越了时空,回到八十多年前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和众多乡亲们一样,一字排开站在 “柳林十八拐” 沿途的山路上,翘首以盼,夹道相迎身穿灰布军装、肩扛步枪、脚蹬草鞋、迈着矫健坚毅的步伐翻山越岭,来到柳林的红军队伍。
当年,红二、六军团所展开的一系列军事行动,不但钳制了大量的国民党军的有生力量,策应中央红军进行战略转移。而且,沉重地打击了敌统治区内的反动势力,扩大了革命影响,之后挥师北上,与其它方面军汇合,奔赴抗日前线。
哦哟!没来之前,不知道这里竟然是有着一段光荣历史的红色沃土。 抚今追昔,不免感慨万千,昂首仰望着直冲云霄的重重山峦、通向山顶的蜿蜒公路,心底里默默地唸叨起了毛主席所写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的诗句。
号称 “天下第一拐” 的 “柳林十八拐” 虽然是九曲回肠,路途异常艰险,但是相比充满了艰难险阻的中国革命之漫漫征程,又算得了什么呢!思索中,我恍若看见了那一面面插在水泥墙头上的鲜艳国旗,蓦然变成一串串冲天的火焰,照亮着处于黑暗之中的中国工农红军奋力前行的革命之路,直至今日,仍然在熊熊燃烧,照亮着新世纪的山区人民奔向未来的希望之路。
近些年,众多的村民陆陆续续踏着前人的足迹,告别大山,外去求学、谋职、创业;留下来的人则立足于家乡,大力发展养殖、种殖等传统产业,或者从事旅游开发。冀望乘着改革发展的东风,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可以预想: 随着人们对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地深入追求,今后的“柳林十八拐”不只是会成为人们喜爱的休闲、娱乐的观光胜地;乃至会成为对人们进行红色革命传统教育的人生课堂,这一天真真实实地到来了。 赓续红色血脉,抒写时代华章,既有金山银山,更有绿水青山!

2023年11月于金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镶嵌大湘西的璀璨明珠“柳林十八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