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贵 发表于 2011-8-3 16:23:58

【跟帖1048期:以人为本2】生活,不再是一杯水而是一个湖

【跟帖1048期:以人为本2】生活,不再是一杯水而是一个湖

      大女儿是个二级弱智,其他三个又在读书,年迈的父母又要赡养,生活的重担像座山一样压在张其发身上。8月3日,在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煤矿供应队,笔者见到了张其发,这个1.72米的大汉,在谈到家里的窘境时,眼里时时闪烁着泪花。
      “原来在采煤队,工资还相对高些,可现在,一千多元的收入,根本无法生活,要是身体还能坚持得住,我真想再下井。”张其发摇头不停地叹息。2009年,他唯一的兄弟又在一次车祸中,扔下残疾的妻子和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撒手而去。每天看着孤儿寡母凄惨的生活,张其发咬咬牙,把心一横,又勇敢地承担起了这个摇摇欲坠的家。这样的决定,让本就贫穷的家更是雪上加霜。每天,张其发下班都要回9公里以外的家,为的是能在地里干些农活。
      2008年,考虑到张其发患有腰间盘突出,矿上将他从采煤队调到了劳动力相对轻松的安瓦队,从事瓦检工作。但没坚持多久,2010年,病情加重的他又被矿上调到了供应队,在井下当上了一名炸药库管员,负责管药的收发工作。在供应队,是他最“潦倒”的时期,因为在采煤队、安瓦队,他可以忍着病痛出满勤,或顶人上班,多挣钱。可到了供应队,由于工资都比较少,大家都是满勤,一个坑一个人,根本没他出满勤,顶人上班的机会,“收入”一下子少了很大一截。
      “张其发,应该说是我们队最穷的员工,他家人均收入仅287元。大家都在想办法尽量在帮助他。”王文军是该队的队长,本有个结对穷亲,但考虑到张其发家庭的特殊性,他今年转而和张其发结为了穷亲。王文军告诉笔者,看到张其发的家,你才会懂得贫穷二字该如何写。几间泥巴瓦房,透风又漏雨,床,都是几块木板搭建的。“张其发人非常老实,工作上又踏实,自他开始负责的+80炸药库后,文明生产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原来那里脏乱差的现状没得了。今年,刚把他提为了班长。”王文军用力拍了拍张其发厚实的肩膀。
      为帮张其发渡过生活难关,公司开展的困难员工家属结为帮扶对子活动,队上第一个推荐的就是张其发;队上每个季度的困难补助对象,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张其发。而在工作上,遇到搬运炸药、雷管等体力活,第一个被“冷落”的是张其发。张其发,成了全队员工都关心帮助的对象。
      “摸到良心说,矿上领导,连队,身边的工友对我在生活和工作上帮助都非常大,人要知足,不可能样样都向矿伸手要,我也知道矿上这几年的经营不好,给我一份帮助,我已经很知足了!”在前天,考虑到张其发家特别困难,松藻煤矿工会还买了新床、新桌子等家具送到张其发家,这让张其发一家足足高兴了一天。“我长这么大,还没用过这么高级的床和桌子。”谈到矿工会这次送的家具,张其发脸上堆满了笑。
      张其发告诉笔者,正是有了大家的帮助,才让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现在他的二儿子已经在读技校,还有两年,就可以上班挣钱了,到时候,家里会好起来的。
      “我只有好好工作,在工作中多负责,才对得起大家对我的帮助。”说这话时,这个汉子,眼眶湿润了。

李沭 发表于 2011-8-3 16:42:24

好感动呀!
可是,
回到报纸新闻来说,这符合班组天地本期以人为本的主题吗?以人为本扶贫帮困吗?我觉得有点……
不过,看别人的稿子,真的是一种学习!我从中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希望走过路过的老师们,都能勇敢的留下你们的足迹和真知灼见!

杨建yj9798 发表于 2011-8-3 17:40:41

很感人!一口气读完的文章!

初卫平 发表于 2011-8-3 18:46:50

真的很感人,贵子写的文章一个字:棒;两个字:雄起。

马兵 发表于 2011-8-3 19:07:40

感人!

顾述毫 发表于 2011-8-3 19:23:48

很感人,感觉在帮扶这方面表现的力度还不够,如能再丰实一下就更能体现以人为本了,个人浅见,祝好金银贵老师!

金银贵 发表于 2011-8-3 22:09:25

谢谢各位老师的帮助,再次做了修改,望继续拍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跟帖1048期:以人为本2】生活,不再是一杯水而是一个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