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zi 发表于 2024-5-19 16:21:21

“替身”和“对比喻 ”

诗评媒
以下文章来源于十耘说诗 ,作者十耘


替身



蓝菊

诗/徐书遐



母亲离开了,

随着一次次的黎明,慢慢渗进泥土。



坟边,玉米穗壮实得歪着头,

豆荚成熟,裂开豆子的清香。

院子里,一株蓝菊,五朵花,

四朵代她绱鞋、做饭、串门、看姥姥,

一朵发呆。





技法:

【替身】现实很残酷,很多事情我们无能为力。死去之人不能重生,身残之人不能走动,远隔之人无法相见。诗歌有个重要的人文关怀,就是遵从内心,抗拒现实,抵达无限。

替身,是指在诗歌创作中,让其他事物替代主体,去做主体想做却没有能力做的事情。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歌充满人性光环,包涵浪漫主义情韵。





剖诗:

院子里,一株蓝菊,五朵花,

四朵代她绱鞋、做饭、串门、看姥姥,

一朵发呆。

诗人的母亲已经去世,不管是绱鞋、做饭、串门、看姥姥还是发呆,她现在都没有能力去做了。于是,诗人就让五朵蓝菊充当了母亲的替身。有朋友会问了,要是别的也就罢了,蓝菊是植物,根本不能动,如何绱鞋、做饭、串门、看姥姥,所以这个替身不合格。我说,错了,判断替身合格有一条标准:这个替身只要在(诗人强调的)某一方面具有超出主体的能力即可。例诗中的蓝菊虽然不具有行动能力,但与母亲相比占据优势,它具有生命和形体,而母亲已经魂飞形散。





造句:

1.

高原的太阳最通人性

它在落山前

答应代我去看看

希腊的故友

秋风中我们种下的果园



2.

地底钻出的蝉

是死者上树的托付

敬告世人

知——

——了。



3.

我不常写诗

想花很久写下一首

让它替我活在几百年以后





感悟:

宇者,空间也。宙者,时间也。宇宙者,无穷也。替身者,抵达也。



对比喻

   

华清池

诗/老刀客



池水,化为一丈白绫

勒住丰腴的脖子



扼死大唐最绚烂的

一段爱情



岭南荔枝熟了

战马累死在烟尘里



华清池,一夜流干眼泪

反戈一击的西风

冲乱一树树梨花





技法:

【对比喻】对比与比喻,各有所长。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比喻,是用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如果把二者结合起来,岂不妙哉?

对比喻,是指在诗歌创作中,使构成比喻关系的本体和喻体间兼具对比效应。通过此技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诗歌的张力和情感冲击力,还可以艺术地表达鲜明立场。





剖诗:

池水,化为一丈白绫

本体(池水)+暗示性喻词(化为)+喻体(一丈白绫),诗人采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但没这么简单,老刀客毕竟是老刀客,他要见酒见血。在空间上,池水是温柔乡里杨贵妃玉颈所环,白绫是马嵬坡上杨贵妃玉颈所投,在时间上,从开元盛世直切到安史之乱,本体喻体间对比鲜明,无论是历史命运还是个体命运,都令人唏嘘。





造句:

1.

散会吃饭,700元一盅的红参汤

真像他们会议里提到的

烈士的鲜血



2.

孩子们的校舍

越盖越薄

像城里有钱人的手机



3.

爷爷说那时候,可稀罕这些棒米面窝窝头哩

像地主怀里的金元宝





感悟:

一位朋友让我改诗,同时取消关注了十耘说诗。她说,这些技法虽然是捷径,但也得自己走,太麻烦。



诗人简介:十耘,人称十耕。荣获全国徐志摩微诗歌大赛一等奖,凤城诗赛一等奖,首届国际微诗大赛大西洋赛季优胜奖,首届中国艾青微诗歌大赛佳作奖等奖项。诗作入选《2015中国诗歌年选》《一首诗•一座城》《大海截句集》等,作品在多家报刊杂志发表。

dongzi 发表于 2024-5-19 16:21:3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替身”和“对比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