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基层的三种“文体”
岱宗之声基层是一本无字的书,每个人读,都会有不同的感悟和成长。到村任职两年来,我常想选择一种文体,讲一讲基层的故事,用写散文、小说、诗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
写基层的散文,重情才能抵人心
散文重抒情,百姓重感情。从最初的“身入”基层,到现在的“心到”基层,我逐渐认识到,作为一名选调生,要想用散文写好基层,做好基层的文章,就要重恩情、民情、爱情。重吃过东平的米、认着东平的人、读着东平的书的成长之恩;重心中有民、与民交往、于民奉献的为民之情;重家国情怀、处处呵护、处处关心的深沉真爱。选调生只有怀着赤子之心、满腔热血到农村来,付出一片真诚,才能换得一片真心,真正理解农村、融入农村、爱上农村。
写基层的小说,重事才能绘精彩
“一事无成”则文章荒芜,“一事不干”则青春颓废。小说重写事,百姓重干事,选调生要想用小说写好基层,赢得群众的认可,就要重“小事”“急事”“难事”。从“校门”到“机关门”,从“家门”到“群众门”,选调生要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勿以事小而不为,勿以事急而慌为,勿以事难而怯为。民生无小事,也无易事,要以担当实干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以干事创业绘就青春奋斗最靓丽的底色。
写基层的诗歌,重美才能有共鸣
“谁不说俺家乡美。”基层本就是青年“诗与远方”的最好答案,选调生要想用诗歌写好基层,就要重家乡的山美、水美、人美。重白佛山的“山色空蒙雨亦奇”,重东平湖的“一湖清水向北流”,重百姓的“相逢邀我至田家”。优美的风景,淳朴的乡风,亲切的关怀都是基层给与选调生的最美馈赠。青春无问西东,时代把历史的责任赋予青年,青年更应该有让家乡更美的努力,有乡村振兴的奋楫争先。这是时代的共鸣,也是青春的共鸣。选调生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作者:焦宗乾东平县银山镇顾庞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