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wd2092323 发表于 2024-6-17 09:35:02

一把剪刀剪出生活百态

一把剪刀剪出生活百态
一把小巧的剪刀,一张薄薄的红纸,在河北邢台张丽云的手里变成了“神器”,不用参照图案,说笑间剪刀飞舞,一幅“龙凤呈祥图”剪纸活灵活现、相互辉映的呈现出来……今年65岁的张丽云,从小受母亲的熏陶爱上剪纸,从业余时间剪一剪,到退休后将剪纸作为一种文化传承,张丽云愈发觉得剪纸是一门生活中来的手工艺术,她乐在其中,也希望更多人爱上剪纸,像她一样找到生活的妙趣。
耳濡目染,剪纸“妙手生辉”
说起与剪纸结缘,还得从她小时候说起。张丽云是地道的北方人,每逢过年,家里都有贴窗花的习俗,从小张丽云看着自己母亲剪各种窗花,感觉十分神奇,小小的纸片在母亲的剪刀下转啊转,转出了美丽的雪花片。“打我记事,就经常看母亲剪纸。”张丽云回忆道,母亲的剪纸技艺在周边都很有名,每到过年过节、结婚嫁娶,母亲都很忙。那时,小小的张丽云每每看着大人们边剪着纸、边欢快聊天,她就觉得剪纸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儿。让她记忆犹新的是,有时她晚上睡醒一觉,还望见母亲那屋的灯一直亮着,母亲手拿剪刀全神贯注剪纸的剪影,就这样深深刻在她的脑海中。在家庭的耳濡目染下,7岁时,张丽云自己拿起剪刀,似模似样的开始学大人剪纸。那时张丽云的家并不富余,所用的纸张要么是大人们剪纸剩下的下脚料,要么就是旧作业本、别人扔掉的烟盒等。不过,材料的限制,并没有影响张丽云在剪纸过程中获得的乐趣。“看着一张张废纸,在我的手中变成一张张漂亮、精致的剪纸,心里时常觉得神奇极了。”张丽云说,那时放学后最喜欢玩儿的,就是拿起剪刀“瞎剪一番”。有不会剪的地方,张丽云就会跑去问问大人,有什么想法,她也会去问问。渐渐的,张丽云的剪纸技艺突飞猛进,普通的喜字、蝴蝶、花朵在她手里已经幻化自如,更复杂的窗花,在她手里也不是难事。工作后的业余时间,张丽云也经常会拿起剪子,剪一剪新近想出来的图案,琢磨图案怎么剪才会更漂亮。过年过节,剪纸更是必不可少,张丽云会剪上许多,在自己家贴上一些,送给亲戚、朋友、同事一些……那些年,在邢台市的年节上还少有剪纸卖,张丽云家窗户上贴的窗花成了她家的标志。“有亲戚朋友来串门的时候问小区里的人,人家会说,找那家贴了窗花的准没错!”渐渐的,张丽云的剪纸在单位小有名气起来:有同事要结婚,跟她开着玩笑说:“不要彩礼,要你的剪纸!”过年过节,街坊四邻专程来问:“今年能不能多剪些,给我家分一点儿?”对于这些要求,张丽云都会毫不吝啬地满足。她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带给那些同样钟情剪纸艺术的人生活乐趣,传递出人间最美好的祝愿。潜心钻研,巧手剪出多彩人生
2016年,退休后的张丽云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剪纸创作,除了接送外孙上学、洗衣做饭外,最让她开心的就是每天的剪纸时间。“可以照着图样剪,也可以创新,心里想什么,就剪什么,不受约束。” 张丽云说,年纪大了,把爱好当成休闲,也无所谓得失。
别的老人没事聊天、玩扑克、打麻将,她就拿着剪刀和报纸琢磨剪纸,有时一会儿地上就一大摊碎纸屑。2020年5月份,全国新冠疫情蔓延,为了表达对抗疫工作的支持,对医护工作者的感谢,她精心设计了一组主题为“一起战疫 温暖前行”的抗击新冠疫情剪纸作品,将抗击疫情期间的感人场面转化成了鲜活生动的文艺作品以“医”抗疫的同时,以“艺”抗疫,助力疫情防控,歌颂了医疗工作人员众志成城、共同抗疫的动人事迹,一幅幅作品生动形象、栩栩如生。
在她的眼里,每个特殊事件剪纸作品都有现实意义。值得欣慰的是,张丽云的作品已经进入无数个家庭。提及此事,张丽云抑制不住内心的骄傲,没想到晚年生活,还能活得多姿多彩。
“现在生活好了,不愁吃不愁穿,物质生活好了,就需要文化点缀生活。” 张丽云指着她的作品说,“你看,这个是小蛇,这个是小兔子……”这些作品都是自己的心爱之作。除了她的热情、开朗,还有就是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与精美的剪纸所带来的视觉享受。
“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我现在学会了上网,学习剪纸就更方便了。”张丽云笑着说,“有时候我看到好的作品,我就打印出来,照着它们刻剪。”
剪纸作品完成后,清理地上的碎纸屑对于65岁的老人来说也是不轻松的工作,不过多亏了张丽云的老伴,虽然他并不喜欢剪纸,但一直默默地支持着她。每次剪纸结束后,他都会替张丽云清扫干净,有时候甚至会坐下来一起帮忙刻纸。张丽云的老伴说:“剪纸费时费力,还很伤眼睛。现在老伴的眼睛已经花了,可她不愿意放弃剪纸,我也劝不动她。我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帮她分担点。”
退休的日子里,张丽云继续发挥余热,丰富生活,积极参加公益事业。如今谁家办喜事,也都少不了向她求几幅作品;每年过春节,许多社区居民向她要几幅剪纸作品,好贴在家里门和窗上增添喜庆气氛,尽管她工作很忙,从不吝惜纸张,而热心肠的她也总是有求必应,一定会多剪几幅从中挑出最满意的奉上。
“剪纸成痴”的绝活,希望后辈能传承
“剪纸靠的是一种感觉,只有手到、眼到、心到,前出的作品才会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为了剪出好的作品,张丽云仔细观察各种动、植物的形状、特点。凭借着对剪纸艺术锲而不舍的追求以及深厚的绘画基础,从简至繁、从易至难,不断地丰富剪纸内容。从简单的“喜”字到、图组合,后来又发展到窗花、团花、寿花,又将剪纸作品与书法、绘画作品装裱结合,不断提升艺术性、观赏性。
通常,张丽云总是笑眯眯地拿着剪子剪图样,她对剪纸达到了痴迷的地步,有时为了创作一幅好作品,往往是茶不思、饭不想,通宵达旦、一气呵成。有一次她去逛商场,突然被一只盘子上的八仙过海图吸引住,如获至宝,她拿出纸笔,迅速勾勒出来。回家后,便开始试着剪起来。看起来容易,剪起来难,真要剪出龙凤的神采来,绝非易事。倔强不服输的张丽云,连续剪了6个小时,手指红肿、腰酸背痛全然不顾。夫不负有心人,一幅精美的《八仙过海图》作品终于完成了。那一刻,她特别有成就感,觉得自己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正是一把小小的剪刀和一些五彩的纸片,让张丽云重新找到青春、快乐和欣慰。更难能可贵的是,手工制作的剪纸,她全都免费送给亲朋好友。目前她创作的作品30000多幅,最小的作品1.5厘米,最大的作品110厘米,裱糊作品300厘米。30年来,张丽云用一把剪刀,剪出十二生肖、人物肖像、风景、山水、花鸟鱼虫、窗花、龙凤图、花朵、喜字等二十多个品种,灵巧之举,不亚于一个年轻小姑娘。她的作品风格明快细腻,线条流畅,构思巧妙,造型生动,富有装饰性。
徜徉于艺术的殿堂,张丽云的灵感也思如泉涌。其作品取材广泛:花鸟鱼虫、神话传说、飞禽走兽、农事活动应有尽有。说着笑着她便即兴拿了张红纸边剪起来。但见她低眉颔首,飞舞着剪刀,随着红纸的转动,随着剪刀的晃动,碎碎的纸屑纷纷落下……四朵美丽的莲花、一头俏皮可爱的猪、一朵嵌着月牙纹的牡丹便跃然纸上。如此巧夺天工的手艺,天分自不必说,想来也是她平日里勤学苦练,熟能生巧了。
“剪纸技艺作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不能一代一代薪火相传就太可惜了,我希望更多的年轻人了解、热爱、学习剪纸这项传统技艺。”张丽云深有感触。
“有时候女儿、女婿也会向我讨教学习剪纸技艺,他们对剪纸、绘画这些中国传统艺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张丽云高兴地说,每当看到有年轻人对剪纸艺术感兴趣时,她都会很欣慰,且会主动对他们进行指导,直至他们剪出满意的作品为止。
为了扩大剪纸艺术的影响力,能够和志同道合的剪纸“民间艺人”切磋技艺,张丽云还积极参与民间剪纸交流活动,以学习交流剪纸技艺、手法,让剪纸技艺不断发扬光大。

河北兴泰发电公司 何卫东
地址:邢台市电厂路兴泰发电公司
电话:0319—2091225邮编:054000
身份证:130503196805150376
手机:18632995338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把剪刀剪出生活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