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正确的小暑运动模式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7月6日将迎来“小暑”节气。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意味着盛夏的到来。小暑通常标志着高温和湿度的增加,这种天气条件容易使人感到疲倦、燥热,甚至出现中暑的情况。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究竟怎样运动更好呢?小暑过后,要注意科学健身!
小暑运动的好处
●能增强消耗,有效减少脂肪 小暑运动有利于增加脂肪消耗,燃烧更多的热量,减少身体脂肪含量,可以改善身体形态。
●能强化骨骼,预防骨质疏松。 小暑天增加适量户外运动,有利于增加紫外线照射,促进钙的吸收;定期进行力量训练,有利于增加骨密度,强化骨骼,预防骨质疏松。
●能改善呼吸,增加心肺功能 此时节运动可以增加呼吸频次,加深呼吸幅度,有利于气体充分交换,使血液中氧含量增高,有利于提高心肺器官功能。
●能改善心情,舒缓压力小暑运动能够有效改善因为天气炎热带来的烦躁心情,舒缓压力,缓解心情。
小暑运动注意事项
●选择早晚时段锻炼 夏日每天温度最高的时间一般为上午10时至下午3时,此时不适宜进行剧烈的室外运动项目,容易出现中暑现象。因此,最好选择清晨或傍晚,在河边或树林周边进行室外运动,每运动20分钟,应休息5~10分钟,每天运动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
●进行较和缓的运动 夏季推荐徒步走、慢跑、游泳、瑜伽、太极拳等运动强度小、较为和缓的项目进行体育锻炼。不宜做过分剧烈的运动,以免出汗量过多,肌体过于兴奋,造成身体脱水和各种疾病。地点可以选在树荫下的街道或者有风的河边或者海边,公园里的林荫道则更适合。
●注意懂得科学补水 人在高温下运动,身体大量出汗,身体里的水分、电解质会大量消耗,因此补水非常重要。首先在运动前就应适当补水;运动中宜小量、多次不断补水;运动后的补水原则也是“小量多次”,不宜过快过猛。
减少损伤风险
小暑时节,科学合理地进行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提升整体健康水平。每次进行有氧运动前,要做好热身和拉伸,进行5~10分钟的热身活动,帮助肌肉和关节适应运动。运动后,进行5~10分钟的拉伸,有助于放松肌肉,防止僵硬。
通过正确的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灵活性训练,我们可以全面提升身体素质,减少运动损伤风险。记住,运动前的热身、运动中的正确姿势以及运动后的放松和恢复,都是保持健康运动的重要环节。让我们一起科学运动,健康度过这个小暑!(据上观新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