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zi 发表于 2024-8-15 09:38:49

【助力写作】如何做到“在新闻里放上一张脸”?

传媒茶话会

以下文章来源于华文融媒云 ,作者刘国昌


导读

什么是“在新闻里放上一张脸”?

答案是:写人。人是新闻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容易打动人的因素。写新闻,固然要写事件本身的变化发展,及其相应的背景材料,但更重要的是要写人。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文章介绍了3个方法:一是细致观察。二是捕捉细节。三是善于表现。

“在新闻里放上一张脸”,这是一位资深媒体人说过的一句话。

这句话形象生动,道出了新闻写作的一个秘诀,值得大家细细品味。

一、“在新闻里放上一张脸”,强调的是写人

大家知道,人是新闻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容易打动人的因素。我们写新闻,固然要写事件本身的变化发展,及其相应的背景材料,但更重要的是要写人。只要把新闻的主角——人,写足了、写活了,这篇新闻稿就成功了。

人民日报老编辑钟立群老师曾说,写新闻最忌讳见物不见人,那种只说事不在人身上下功夫的稿子,难以打动人。在这种理念指导下,不少记者每每写稿子时,都力求把人写好,写人的风貌,写人的故事,因而使稿子取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

也许有人会问,会议新闻能写人吗?回答是肯定的。

会议新闻主要是写会议内容,把最新最有价值的内容写出来,这是写会议新闻的基本要义。但同时也可以写人,写人的举动、写人的活动,使稿子生动起来。

在一次湖南省政府庆祝袁隆平获得“世界粮食奖”的大会上,时任省长周伯华主动请袁隆平坐到主席台正中。这一举动被《三湘都市报》记者写进报道,并冠以“袁院士,请您坐中间”的标题刊出。

这种侧重写人活动的稿子,显然比一般的会议报道高出一筹,引人入胜。

二、“在新闻里放上一张脸”,要善于捕捉这些脸

要“在新闻里放上一张脸”,首先要捕捉到这些脸。

为此,就需要记者勇于到实际工作生活中去,广泛地接触人、了解人,记录他们的故事。

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谭文瑞曾说,新闻学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人学”。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它强调的是新闻工作是一门与人打交道的学问。有鉴于此,要想当一名好记者,首先就要学会与人打交道。

说起与人打交道,有人可能觉得很简单。其实不然。为何有的人到一个地方采访能很快与当地同志搞得很熟悉,交谈甚欢,而有的人则不行?原因之一就是这些人不大善于与人打交道。

与人打交道,最重要的是态度诚恳。你看,人民日报著名记者段存章老师,他每到一地都能热情、诚恳地与人询问、交谈,没有一点架子。人的感应是相互的。你的态度诚恳,人家也就愿意把心里话跟你说。反之则不然。

遗憾的是,我们有些记者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下去采访是“我问你答”;深入交谈时随便打断人谈话;别人还想深入谈谈时他断然结束。如此之为,怎么能把与人打交道这件事做好呢?怎么能捕捉到“这张脸”呢?

三、“在新闻里放上一张脸”,下功夫的是要把人写生动

“在新闻里放上一张脸”,不是像放一张图片那么简单。它强调的是要把人写生动,写出人的神韵和精神。

脸是人的门面,脸的表情最丰富。它不仅能反映人的喜怒哀乐,还能突显人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

人在活动中的情绪、表情、谈吐,最能体现人的精神风貌。因此我们采访时要注意捕捉这些情绪、表情、谈吐,把“动人处”充分表现出来。

《1元厨房》的小通讯(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01月18日 第 01 版),写的是江西南昌肿瘤医院旁一个油条摊的主人万佐成两口子助人的故事。这篇通讯之所以赢得好评,就在于把人物写活了:

......
有一天,一位神情疲惫的妇女来买油条,买完不走,在摊前打转。

“您还需要什么?”万佐成询问。

“能……能不能借火让我炒个菜?家里小孩患了骨癌,截肢了,别的都不想吃,就想吃口妈妈做的菜。”

听了这话,万佐成两口子二话不说就答应了。炒完菜,这位母亲非要付钱。万佐成说这是“余火”,不要钱,以后需要可以天天来。
........

时间一长,小巷子能炒菜的消息,就在肿瘤医院传开了,找万佐成两口子借火做饭的人多了起来。
......

“生离死别是最可怕的事情。能帮到大家,心里就很高兴。”万佐成说。

以上所写,把人物写得具体、生动、鲜活,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四、写好人物的几个方法

细致观察

1

善于细致观察,是记者的看家本领。在新闻现场,记者的“五官都张开”,目的就是要细致观察。

观察什么?观察现场的一切,特别是人物的一举一动,言谈话语。把这些看似平常的点滴看在眼里、记在本上,有助于顺利写稿。

捕捉细节

2

有些新闻现场纷繁杂乱,但记者要把精力放在抓细节上,不被旁枝杂叶所扰。有了细节,稿子写起来就有底气,就会顺畅。比如写焦裕禄,介绍他不顾肝区疼痛坚持工作,记者选用了“顶住肝区的小木棍把藤椅穿了个洞”的细节;写在钱塘江救人的外卖小哥彭清林时,记者特意写了他的真实想法:“太高了,一开始我也有点害怕,不敢跳,但再不跳一个生命就没有了。”

这些典型的细节,把人物的突出特征彰显得十分清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善于表现

3

“在新闻里放上一张脸”,就要把这脸写好、放好。如何做到这一点呢?要善于表现。

从收集到好素材到写出好稿子,这中间还有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记者要做的工作是,把这些好素材经过梳理挑选,精选出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然后用简洁生动的文字将之表现出来。这样做就是要把放在新闻里的“这张脸”,精心绘制,描画到位。

无疑,这需要选料的好眼力,需要写稿的好笔力。将这“两力”做到家,稿子才能算是写成功了。

文章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华文融媒云”,作者为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刘国昌

dongzi 发表于 2024-8-15 09:38:56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助力写作】如何做到“在新闻里放上一张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