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zi 发表于 2024-8-25 14:15:47

【助力写作】怎样把标题做亮?


国昌走笔


如何把标题做得让人眼前一亮?

刘国昌



  新闻标题除了有传递信息功能外,其本身也有个“亮度”问题,即有闪亮题、一般题、平淡题的区分。



  那么,如何把标题做得让人眼前一亮呢?今天我们来探讨一番。



  一、一般题、平淡题啥样?



  欲说闪亮题,先说一般题、平淡题。



  一般题,就是不出彩的合格题。



  如有些会议消息的标题:XXXXXXXXXX会议召开,XXXXXXXXX论坛举行。



  这类标题符合做题的要求,但只传递了一个会议举行的信息,至于会议内容、特点等却看不出来,因而也就“无彩”可言。



  平淡题,就是缺乏味道的平平淡淡标题。



  如:



  1.记三位为民办实事的社区干部



  2.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访XXXXXXXX研究所所长XXX



  这类标题过去用的较多,平淡无味,引不起人们的兴趣。



  二、闪亮标题啥样?



  翻看今年12月13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几个闪亮的标题映入眼帘——



德州“粮策”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年12月13日 第5 版



一方砚台 三代坚守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年12月13日 第10 版



  这两个标题,或4个字,或8个字,字字珠玑,朗朗上口,看后留有深刻印象。



  “德州‘粮策’”一文,写的是山东德州如何让粮食丰产的故事。看上去是篇工作通讯,但这个标题做得精短,把我吸引住了。



  “粮策”,顾名思义,乃关于粮食生产的政策。且“粮策”与“良策”同音,故有双重含义在其中。



  如果将之做成“德州的粮食产量是如何搞上去的?”的标题,那就大为逊色了。一则平白,二则字多,吸引不了多少读者。



  再看“一方砚台 三代坚守”这个标题,8个字,简洁明了,且含有一定的悬念。题中的“一”与“三”相对,平添了些许意味。



  最后看这个标题:



2024中国北方冰雪旅游海外推广季启动——



用好“冷”资源撬动“热”经济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年12月13日第12 版)



  肩题介绍了活动的具体内容,主题则以“亮观点”的形式标明:用好“冷”资源撬动“热”经济。



 “冷”资源对“热”经济,反差大,对比鲜明。



  品赏以上三题可以看到,闪亮标题的特点是:精短、有力。这样的标题引人注目,吸人爱看。我们应多做一些这样的标题。



  三、闪亮标题从何而来?



  做出闪亮标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力--



  1.增强概括力。



  现在有些标题之所以做得文字多、句子长,其中一个原因是缺乏应有的概括力。



  概括力,乃梳理、提炼之力。有的稿子写得较长,涵盖的内容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记者编辑进行梳理、提炼。要善于把稿子中的最重要、最主要的“点”“找出来”。在这里,要有点“断、离、舍”的精神,不被旁枝杂叶所困扰,果断地“拎点”。



  2.锤炼文字浓缩力。



  通过概括力“拎点”,这是做题的第一步。第二部就是遣词造句,把标题做得精短、有力。



  精,说的是精炼;短,说的是简短。为达此目的,就要锤炼文字的浓缩力。



  请看下面的实例:



  例1:



  原题:百名肿瘤专家举行赈灾抗癌诊疗咨询



  改题:百名肿瘤专家义诊赈灾



  原题16个字,太长了。浓缩后10个字解决问题。



  例2:



  原题:



  强化基层党建赋能产业振兴(肩)



  铜山实施“党建+股田制”推动民富村强(主)



  改题:



  集体家底“厚起来”村民钱袋“鼓起来”(肩)



  铜山“股田账”越算越敞亮(主)



  两题比较,显然改题更好一些。特别是文字精炼、简短,读起来朗朗上口。



  小结语



  时值互联网时代,闪亮的标题已成为一种趋势。这既是新媒体技术的要求使然,也是广大受众的阅读需求。长而无味的标题,无人问津;精短有力的标题,大受欢迎。有鉴于此,那就让我们在标题上下苦力,多做出闪亮的精彩标题。



  (作者为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

dongzi 发表于 2024-8-25 14:16:32

一方砚台 三代坚守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年12月13日 第10 版

澜池 发表于 2024-8-25 17:57:49

感谢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助力写作】怎样把标题做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