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风格 发表于 2011-8-29 23:43:35

人文关怀下的成长(修改稿)

      在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矿山机械厂单体车间单体支柱大修班里,有四名30岁以下的年青人,他们分别是肖龙伟,陈友银,文亮和王平。
      四人都出身在农村,从刚开始的好奇,迷茫,最后在车间师傅和工友们的关心和帮助下,他们慢慢的成长起来,成为了班组的多面手及生产骨干。而且文亮还当上了团支部书记,肖龙伟和陈友银在今年被厂评为优秀青年志愿者和优秀团员。班组员工都尊称他们是四小伙。
      8月22日上午,笔者问起四小伙之一的肖龙伟对班组的感受时。他说道:“我们今天的成长离不开车间领导和班组各位师傅的人文关怀,我和陈友银两人是从贵州寨坝镇到浙江和重庆打工,经过在外多次闯荡后,在2006年以农民工的身份来机械厂打工,最初每天的工作就是拆单体支柱和试压,我们干了两三天就有点不耐烦了。我想起在这里上班比在浙江上班还要恼火,和陈友银俩个都想不干了,还好我的师傅刘明以及陈友银师傅罗才群问清情况后慢慢给我们进行了开导。当天车间领导也来给我们做工作,并希望我们自己回家好好想想。
      回到家我想想他们说的也很对,自己在外经过多次闯荡,经历了许多酸甜苦辣,还不如在这里好好地干一干。第二天我们两人回到车间,随即在各自师傅耐心帮助下,逐步掌握了各项工作技能,在2008年3月因表现出色均被转为合同制工人。
      我最兴奋的事还是在今年矿山机械厂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晚会上,我们在车间工会主席、副主任刘志森耐心的编排下,首次参加大合唱和忠字舞表演。以前在外就只在电视及平时的晚会上看别人表演,想不到我都当了一次明星。”说到这,肖龙伟开心的笑了。
      笔者感言:青年人的成长,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环境影响。造就一个好的成长环境,为青年员工的成才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是抓好青年工作的关键。                   (刘明)

木呆瓜 发表于 2011-8-31 09:26:54

“文亮还当上了团支部书记。肖龙伟和陈友银在今年被厂评为优秀青年志愿者和优秀团员.。”“随即我们在各自师傅耐心帮助下,逐步掌握了各项工作技能,在2008年3月因表现出色均被转为合同制工人。”这些都有交代得好。抓了不同用工的问题,体现为人为本的复盖面。好!

“班组员工都憎称他们是四小伙”中的憎是否要改一下。

ljtao 发表于 2011-8-31 11:55:53

马兵 发表于 2011-8-31 12:31:33

连续风格 发表于 2011-8-31 13:13:38

回 1楼(木呆瓜) 的帖子

谢谢胡老师鼓励和提醒!

连续风格 发表于 2011-8-31 13:14:30

回 2楼(ljtao) 的帖子

谢谢刘老师长期以来的鼓励!

连续风格 发表于 2011-8-31 13:15:11

回 3楼(马兵) 的帖子

谢谢马老师鼓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文关怀下的成长(修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