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游戏”,该如何切断?
“儿子的命算是捡回来的”“侄子的同班同学因玩这种游戏休克住院”……近日,湖南益阳一位家长发帖称,孩子在学校因玩“死亡游戏”出现险情。尽管经过抢救已无生命危险,但孩子好几天都感到不适,至今想来仍相当后怕。当地教育主管部门11月4日紧急通知,要求全市排查,并部署加强生命教育。死亡游戏为何会在校园流行,如何开展有效防范等问题,值得多方高度重视。对此,你有何想说的,欢迎跟帖来发表您的真知灼见! 青少年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模仿,同时对危险的认知不够深。这些游戏屡屡以“梦回”“新奇”“体验”等新名头实施诱惑,利用了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让不少未成年人无意之间,将自己深陷危险当中。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安全教育什么时候都不能“走过场”。要创新教育形式,让学生真切了解这类游戏的危害,真正入脑入心,增强对生命的敬畏。同时,全方位关注学生的课间课后生活,对此类凶险游戏保持高度警惕,做到“露头就打”。 孩子是家长的心头肉,孩子的安全问题最让家长牵挂。要和孩子加强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掌握他们的娱乐方式,发现危险苗头及时纠正,提升对危险游戏的防范意识。 守护青少年生命健康安全,网络平台的社会责任更得及时跟上。“死亡游戏”的相关“体验”仍在网上流传,宣称体验“死亡游戏”是新奇、是潮流,这是对青少年的蛊惑。下大力气切断“死亡游戏”网络传播的链条,防范“死亡游戏”继续贻害青少年,是网络平台不容推卸的责任。 从源头禁止游戏
回 5楼(dongzi) 的帖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