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兵 发表于 2011-9-9 09:26:14

(婚姻)不妨给公车发个“结婚证”

      瑞安从今年8月起,给全市1800辆公务车统一安装GPS卫星定位系统,试图运用科技手段提升反腐效能。瑞安供电局车队队长称,自从给单位公车安装了GPS定位系统后,车辆行驶里程逐年减少,3年节约汽油6.6万多升,车辆维修费也明显下降。GPS到底能不能从根本上管住公车“私奔”?高科技反腐,真的有特效吗?成为各方关注焦点。(9月1日《浙江日报》)
  老实说,如何遏制公车私用,不仅是社会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也是公车治理的关键所在。瑞安市积极推进公车改革的出发点是好的,运用高科技手段给公车滥用、私用情况上“一把锁”的良苦用心也是值得肯定的,但仅靠安装个GPS就能防止公车“私奔”,这还真的有点难以让人信服。
  首先,是技术层面上的问题。GPS这种高科技是人造出来,既然是人造的,那么人就是主宰者,人们在实际操作中便可以“灵活”运用。瑞安市把GPS安装在公车上,如果这些公车的试点单位都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抓好监管,而这些公车司机也都是“觉悟性”很高地同志,那当然可以监控到每辆车的运行轨迹。而现实的问题是,谁能保证这些监管单位和公车司机不会对GPS做手脚呢?如果相关单位和司机在GPS中稍加“改进”,那么GPS就有可能成为忽悠公众和相关监管部门的反介入“利器”。
  其次,是监督对象上的问题。瑞安市的GPS控制系统都是装在各个部门车队的,其监督者都是单位的领导,在某种意义上说,属于“自家人监督自家人”。监控对象和被监控对象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同事,在现实生活中,负责监控的同志是做一个敢于坚持原则,不放过一个滥用公车的 “老实人”,还是做一个对滥用公车的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老好人”,这还很让人感到怀疑。
  再次,是权力上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在某单位或某部门里,有权动用公车的人那都是有头有面的人物,如果他们真要是在GPS上做了“手脚”或“光明正大”的公车私用,那负责监控的同志还能如此“从容”的点下GPS监控鼠标吗?如果领导一而再,再而三的“违规”,他们还敢制止并举报吗?
  公车安装的GPS系统只是一种技术手段,是一种工具和方法,它在减少公车私用等方面或许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用它去防公车“私奔”,却难以起到根本作用。
  笔者认为,公车“私奔”的根源在于权力缺乏监督,治理公车“私奔”的根本途径也应是加强公众监督。与其安装GPS防止公车“私奔”,还不如给公车发放一张“结婚证”,让公车履行合理配置、正常使用等“结婚”程序,让广大公众参与公车“婚后”的监督,还权于民,让权力暴晒在阳光下,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公车“私奔”的问题。


来源:求是理论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婚姻)不妨给公车发个“结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