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骨头”立足实际按下产业发展“快进键” 乡村振兴新画卷徐徐铺展
央视网消息: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曾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2020年11月,当地11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4年多来,这里通过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开展“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行动,抓发展、促振兴,群众收入稳定增长,人居条件实现质的提升,一幅美丽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徐徐展开。走进凉山州越西县普雄镇呷古村,道路平整开阔,朱红色的瓦、土黄色的墙,独具彝族特色的民居错落有致。在村里的彝绣非遗工坊里,彝族妇女们正围坐在一起刺着彝绣。蛇年刚开始,他们就接到了近百件州内外订单。https://p5.img.cctvpic.com/photoworkspace/contentimg/2025/02/23/2025022315014344750.png呷古村民族文化氛围浓厚,十八大以来,村子立足实际按下产业发展的“快进键”,深入挖掘、传承彝绣民族文化产业,发动全村在家妇女集体学习彝绣技艺,重点对贫困户开展培训,系统生产、定点销售、形成规模。通过“指尖上的技艺”,2020年,村里的23户101名贫困群众全部脱贫。如今,全村共有367名绣娘,每年可增加收入500万元以上。https://p1.img.cctvpic.com/photoworkspace/contentimg/2025/02/23/2025022315014824646.png产品卖得好了,村子名声大了,前来旅游的游客也越来越多。这几年,呷古村通过村集体带动,围绕彝绣技艺,大力发展特色民宿、农家乐、非遗研学、咖啡厅等乡村旅游产业,2024年吸引游客超过10万人次,村集体收入超过21万元。曾经的深度贫困村如今已经演变成一处以乡村旅游、彝绣商品生产、非遗创新为主要产业的“村景一体”非遗旅游景区。https://p1.img.cctvpic.com/photoworkspace/contentimg/2025/02/23/2025022315015577404.png凉山州越西县呷古村党支部书记阿洛五良木称:“现在村子正大力发展彝绣和乡村旅游产业,几乎每天都有游客来我们这里旅游,带动了村民和村集体的收入年年增长。今年,我们将全面提升村子的旅游接待能力,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努力让全村百姓钱袋子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https://p4.img.cctvpic.com/photoworkspace/contentimg/2025/02/23/2025022315020185315.png呷古村的发展是越西县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越西县始终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战略放在最重要、最突出的位置,聚焦“产业建园区、城市建新区、全域建景区”发展战略,做大做强现代农业产业规模,提升现代农业支撑水平,充分挖掘自然、历史、文化、生态等资源优势,发展全时全季全域旅游,加快县乡村三级劳务服务体系建设,同心聚力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