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20111 发表于 2011-9-19 00:04:04

【反方】退休员工再就业 不担心饭碗被抢

我们单位去年退休实行了新政策:鼓励提前退休,一次劝退了100多人,后来其中部分人员到各级政府信访机构上访,后来公司没办法让他们返回工作岗位上。其中回到单位上班接近一半,还有一部分人不愿意再回到单位。
这个事件在职工中引起强烈反响。一方面好多职工都感觉自己的压力增大了,企业本来就人员富裕。另一方面这些重新上岗的老人们很大部分都是原来在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不可能再回到原来的岗位,让他们做基层的工作,他们很不习惯,也不想再去学习提高,半年后,还有个别没有去过上班过,没有准备好好再工作,混到正常退休的想法的人大有人在。
在这群人中,他们对退休还是工作也有各自不同的想法。希望继续工作的人员不外乎以下几类:一是领导干部群体,他们占据着领导的职位,工资待遇自然客观,退休后只能拿到在岗工资的三分之一,有些人甚至拿不到1000元工资,收入就严重“打折”,他们当然希望自己不希望自己退休。二是一些劳动强度较小的职业群体,比技术人员等一些脑力劳动者,他们到了退休年龄后,在体力上仍然能胜任工作岗位,一些热爱自己岗位,勤恳奉献,过了退休年龄依然做出提出贡献的。
最希望能够提前退休的,一般是那些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低的体力劳动者群体。由于体力、精力都跟不上工作节奏,很多人年龄大了以后,都希望自己早一点退休。还有的就是自己其他事情可以做不想再回到工作岗位的。说实话,我在这个单位工作已经15年了,毕业后一直一个单位工作,从事的是劳动强度较小的脑力劳动,但是,我仍然希望能够提前退休机会,因为我认为年老以后,自己的体力和精力明显跟不上了,影响了工作不说,也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人生苦短,何必非把自己弄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果想发挥余热,可以自己找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做。
   从我们单位这群内退的人员状态,我想退休再就业不是一个简单的就业,需要一个弹性的约束机制。但是弹性退休人员在就业制度应该怎么“弹”?这个度需要一个标准,我们单位之所以还要这些退休人员再次回到工作岗位上来,是一种无奈之举,苦于找不到相关的弹性指导。
据美国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人的平均寿命接近七十八岁。而2000年意大利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结果表明,意大利人的平均寿命男子已从1995年的74.6岁延长到1998年的75.5岁,女子则从81岁延长到81.8岁。加拿大国民的平均寿命更高,据加国统计局研究发现,自2005至2007年期间,国民的寿命平均达到80.7岁,其中男性公民为78.3岁,而据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字,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为72岁。
  从享受养老金的年龄上来看,目前中国人的退休年龄虽然“年轻”,但与这些延迟退休年龄国家的公民相比,并不占据优势,相反,劣势很明显。以加拿大为例,即使该国公民65岁退休,其享受养老金的年龄也有15年之多,而中国公民从60岁退休,享受养老金的年龄也只有12年。在上述退休较迟的国家中,以平均寿命最低的美国来说,公民退休后享受的养老金年龄也与中国公民60岁退休享受的养老金年龄要长。因此,单纯地拿这些国家的退休年龄与我们的退休年龄相比,如同拿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相比,没有可比性,得出的结果也一定是错的。
  因此从公民的年龄优势上,或者从退休人员个体对社会贡献价值来看,退休人员再就业存在与否,我们都没有必要去担心,做好自己,市场经济下的就业体质,就让市场去选择吧。

初爬格子 发表于 2011-9-19 00:07:07

现在可以了,老师,呵呵

baihuahe 发表于 2011-9-20 13:54:40

市场经济下的就业体质,就让市场去选择吧。
说得好,市场决定一切!!!

初卫平 发表于 2011-9-20 21:25:45

说的好,道理越辩越明,真乃一针见血啊,支持。

叶和平 发表于 2011-9-23 15:06:06

老员工抢饭碗,还得凭本事。

杨雪梅 发表于 2011-9-23 20:23:31

老员工抢饭碗,还得凭本事。说的好

初卫平 发表于 2011-9-23 22:22:46

慢慢来,不着急,坚持就是胜利。

海之诗 发表于 2011-9-24 17:30:43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反方】退休员工再就业 不担心饭碗被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