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班长蔡兵的“笔记本”
王汉强“我段7月份的电器设备故障比6月份减少了10%,这得益于电工班长蔡兵的‘笔记本’和维修工作法。”近日,安徽马钢南山矿高采车间电铲工段段长卜维平高兴地说。
蔡兵是该段电工班班长,凭借24年的工作经验,他总结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维修工作法。自今年在电工班推广后,很快被身边的工友及工段领导认可。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蔡兵对工具就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经常检查修整,在使用过程中工具调整得心应手,确保处于完好状态。不但如此,他还自制了拆卸对轮的专用工具,既方便又快捷。“以前用活扳手对轮拆卸连接,又麻烦又费事,甚至还使用起16磅大锤。现在好了,有了这个‘土’专用工具,又快又省力。”电工汪涛高兴地说。“要想少出力,就要多动脑。”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501电铲低压环不仅存在故障率高、备件难以拆卸,而且增大成本开支,也使职工的劳动强度增大,每次检修还需要钳工、焊工等多工种配合,耗时达3.5小时左右才能完成,并且空间狭小、环境恶劣,既影响生产又占用大量人工。看到这种情况,他经过苦思冥想,认真分析和研究对比,跑现场、查资料,经过多次反复讨论,开展了多次试验,最终决定将低压环采用铜母线连接,且采用专业的工具进行拆卸,彻底解决了这一检修难题。
蔡兵有一本“笔记本”,上面记满了该段采掘设备运行及维修情况、设备检修时间,还有自己画的电路图、原理图等,满满的一本。工作时他随时带在身上。蔡兵从参加工作时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干好工作只有在实践中多学习、多锻炼。于是,他对设备出现的问题及维修情况都随时记下来,自己仔细揣摩,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就向身边的师傅请教。同时,他还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在俄制502电铲设备无机组数字化改造中,他细心观察了解设备性能和技术数据,不明白的就咨询厂家技术人员。他边学边干,维修技能很快有了提高。在7月份的一天,102电铲在生产中发生二车启动不起来、输出电流低等问题。值班电工小方捣鼓了近1个小时也没有修好,没办法只好给他打电话。蔡兵赶到现场问明情况,拿出“笔记本”查看自己画的10立方电铲电路图分析原因。他顺着线路检查到电子触发板后,凭着多年的检修经验,判定就是触发板故障。他很快就把触发板拆下,并进行调试、清洗、安装好后,电铲很快又恢复了正常运转。“多亏他的‘笔记本’,要不还不知多长时间才能修好呢。”小方佩服地说。
从此蔡兵的“笔记本”就成了电工班电器故障排除工作的技术“宝库”。“即使丢了钱包,也不能丢了我这本技术‘宝库’,关键时候我还要靠它解决技术问题呢。”蔡兵拿着他的“笔记本”笑着说道。
回 楼主(wang36961024) 的帖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