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同频共振的思考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根”和“魂”,企业是国家重要基础设施的运营主体,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政治要求,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强国战略的内在需要。在实践中,企业要通过构建政治引领、组织保障、队伍建设、文化融合、创新驱动的协同机制,实现党建与生产经营同频共振,深度融合使得“党建强”成为推动“企业兴”的核心驱动力和坚实保障。一、强化政治引领,校准企业发展方向把牢政治方向,服务国家战略。企业承担着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民生出行的重要使命。企业党委要严格执行党委前置研究重大事项决策制度,将党建与生产运营同谋划、同部署,确保企业在路网规划、项目建设中始终以国家战略为导向。强化理论武装,凝聚思想共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企业要通过思想政治课、业务能力课、党风廉政课、主题实践课等常态化理论学习方式,强化党员理论学习,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推动运营工作的实际行动,使党员干部在复杂环境中保持战略定力,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展现出强大的组织力和执行力。践行社会责任,彰显国企担当。公益性决定了企业必须将社会责任融入发展战略,企业党委要通过创建党建品牌,引领员工在重大任务中冲锋在前。同时,通过“驾驶员之家”“爱心驿站”等开展如关爱滞留人员等公益活动和优化服务,将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公众的幸福指数。二、强化组织保障,夯实企业治理效能支部建在项目上,筑牢战斗堡垒。具有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等特点,党组织的深度参与是项目成功的重要保障。企业项目党支部要根据实际构建“党建+”模式,将党小组建在重点工区,党员顶在关键岗位,实现生产效率提升,使党组织成为项目建设的主心骨。推行项目化管理,破解发展难题。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能够将政治要求转化为具体的工作抓手,企业推行“党建+安全”“党建+管理”等项目化管理,并推动形成党建项目化成果,能够实现党建工作从“被动抓”向“主动抓”转变。完善考核机制,激发内生动力。科学的考核机制是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的指挥棒,企业通过建立党建与经营业绩考核联动机制,如规定“党建考核未达优秀的,业绩考核不得进入A级”,形成明责履责、考责问责的闭环管理,促使企业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同部署、同落实,避免“两张皮”现象。三、强化队伍建设,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示范引领。党员是企业发展的先锋队,企业要依据自身特点组建党员突击队,使党员在路网保畅、智慧转型等关键任务中发挥骨干作用,带动全体员工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开展“身边榜样”等评选活动,通过党员先锋岗、责任区建设,将党员的先进性转化为业务标杆。注重人才培养与职业发展体系化构建。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企业要通过“师带徒”“党员带青年”等“传帮带”机制,深化复合型人才培养,让德才兼备的青年员工担任管理岗位。通过构建人才培养链,建立内部讲师和技术技能人才库,为智慧电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促进员工关怀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软实力”,企业要通过实施“党建融合+EAP关怀”模式等,通过心理辅导、家企共建等活动增强员工归属感。要通过打造红色文化展厅等,将党建文化与地方文化结合,提升员工的文化认同感和职业自豪感。四、强化文化融合,塑造企业核心价值推动党建品牌与企业文化协同塑造。品牌是文化的载体,企业要坚持以党建品牌为核心,同时打造如“全时在线全心守护”“微笑电妹”“护线电哥”等子品牌,形成品牌矩阵,将党建理念融入服务细节,将党建价值观转化为员工的行为准则。促进红色基因与行业特色有机结合。企业文化建设要兼顾政治属性与行业属性,企业可以联合地方政府打造5G智慧红色文化教育基地,通过红色故事墙、文化亭、书籍屋等载体,将党史教育与服务区相结合,使之成为展示企业形象的重要窗口,在传承红色基因的同时彰显行业特色。推动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双向促进。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要通过深入推进城乡结对、文明共建等活动,通过公益捐赠、志愿服务等方式回馈社会,提升企业美誉度。例如,将乡村振兴与服务区运营结合,设立地方特色农产品爱心专柜,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五、强化创新驱动,引领企业转型升级以数字化赋能推动党建赋能。数字化是行业的发展趋势,企业要构建党建数字化服务平台,通过党员动态管理、在线党校等功能,提升党建工作效率。例如,研发“大电—数智营运”平台,实现路网管理数字化,推动自由流模式,“党建+科技”模式为智慧电网建设提供了新范例。以党员攻坚助力技术攻关。关键技术突破离不开党员的先锋作用,企业要注重在项目党支部成立技术攻关工作室,构建党员领衔、骨干协同、技术攻坚的创新机制。工作室要聚焦智慧高速建设、绿色低碳技术、养护工艺优化等行业重难点问题,由党员技术骨干担任攻关组长,牵头制定技术突破路线图,通过设立“党员攻关岗”“创新先锋组”等载体,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技术创新优势。以联创共建推动资源整合。党建联盟是整合资源的有效途径,企业要主动联合科研院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地方政府等单位,建立党建引领、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的跨领域合作机制。通过签订联创共建协议,搭建技术交流平台、成果转化基地、人才培养共同体,推动党建资源与产业资源、创新资源深度融合。通过举办“党建联创技术论坛”“产业链党建推进会”等活动,促进“政产学研用”深度对接,形成组织共建、难题共解、发展共赢的良好局面。以跨部门协作模式打破行业壁垒,通过党组织的纽带作用,实现资源整合效益最大化,为行业协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同频共振的核心逻辑在于通过政治引领把方向、组织保障强根基、队伍建设聚人才、文化融合铸灵魂、创新驱动促发展,形成五位一体协同机制,这既是对国有企业党建规律的深刻把握,也是对行业特点的精准回应。随着强国战略深入推进,企业要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在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发展等领域持续探索,将党建优势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服务国家战略、满足人民群众美好出行需求作出更大贡献。(王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