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东设备维修中心维修三厂电气二班: “故障云记录”产生7项创新成果
神东设备维修中心维修三厂电气二班:“故障云记录”产生7项创新成果(图3幅)◎郭艳玲 在国家能源集团神东设备维修中心维修三厂电气维修车间,活跃着一支充满朝气与活力的青年队伍——电气二班。他们如同技艺精湛的专业医生,专注于为各类电气设备“看诊”“手术”,承担着隔爆型电动机及通风机、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馈电开关、起动器、变频调速装置和智能保护器的检修重任。此外,他们还负责厂区供配电管理、新购开关入井前检测以及防洪物资检测等工作。他们秉持着“青年领航、安全维修、智能创效”的目标,班组在设备维修与创新创效的征程中,留下了坚实且耀眼的足迹。随着矿井智能化进程加速,电气二班承接的智能型防爆开关、保护器等设备的维修任务量急剧增加。在智能化维修的大趋势下,他们不仅要加快检修速度,更要提升检修技能和检测手段。设备检修如同人体体检,每一颗螺丝钉、每一个元器件、每一条线路的状态,都关乎着整台设备能否正常运行。因此,故障排查的精准度直接决定了设备检修的质量和效率。“大家检修时一定要仔细,之前出现过的故障,绝不能再犯。”电气二班负责人吕瑞斌在开班前会时反复强调质量要点。随着智能设备数量增多,设备检修和整机测试中出现的重复性故障问题也日益凸显。一台设备因故障返工,不仅会导致出厂延迟,降低整体工作效率,还会造成设备吊运等待等资源浪费,严重时甚至影响检修质量。为解决这一问题,当时身为技术骨干的吕瑞斌以身作则,分享了自己多年积累的检修日志,并倡导班组成员建立各自的故障记录本,详细记录检修过程中遇到的故障和问题。同时,他要求整机测试人员将测试中发现的故障记录下来,并上传至简道云,形成“故障云记录”。每周,班组成员都会对个人和整机测试的故障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就这样,故障记录本逐渐成为电气二班各类设备故障和问题的数据金库。它不仅是普通的检修日志,更是提升全员技能、激发创新活力的宝典。“要是找不出故障原因,就去翻翻故障记录本,说不定能找到类似情况,帮助判断故障所在。”吕瑞斌在检修时,常常这样教导徒弟。如今,故障记录本已成为班组检修设备时的必备宝典。遇到棘手故障时,检修人员和整机测试人员都会从中寻找灵感、深入分析,这也是员工相互学习的过程。对于新员工而言,它是开启检修智慧之门的钥匙;对于老员工来说,它则是经验的结晶,有助于巩固知识、提升技能。“整机测试返工故障记录本上记录了不少问题,像馈电开关断路器检测不精准导致的返工,还有变频器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低压检测不准引发的炸机问题,我们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些检测手段带来的故障。”吕瑞斌向几位青年技术骨干说道。说干就干,班组迅速成立创新攻关组和黄绿红QC(质量控制)小组。经过不懈努力,他们研发出真空断路器多功能测试台、智能保护器测试仪、智能型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保护器多功能测试台、SJD(保护器型号)防爆电器多功能测试台等,在2022年、2023年分别获得设备维修中心优秀群众创新创效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其中,真空断路器多功能测试台荣获“2022年度全国煤炭系统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并已申请专利,在国家知识产权网公示。班组还凭借一项QC成果荣获陕西省特等奖,为车间降本增效作出了突出贡献。故障记录本不仅是提升检修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的创新工具,更是电气二班管理文化的创新体现。2024年至今,故障记录本已记录各类故障和问题280多条,基于其中18条问题实现了7项创新成果。它大幅缩短了员工检修时间,提高了整机测试一次性通过率。以变频器递进电压智能检测装置为例,该装置将变频器低压检测故障准确率从活动前的小于或等于50%提升至99.29%,创造经济效益190万元。2024年,电气二班获评中安协“全国安全管理标准化一级班组”,班组的《“21天定位”管理法》和安全短视频在2024年安全管理标准化班组风采展示活动中也取得了优异成绩。展望未来,随着智能化维修不断深入,电气二班计划将故障记录本进一步数字化升级为简道云系统,实现个人检修数据与整机测试数据实时上传、分类存储。通过数据看板每周统计高频故障类型,分析故障周期规律,构建涵盖防爆开关、断路器等6类核心设备的故障信息档案库。他们将继续凭借创新精神和不懈努力,在设备维修领域探索前行,为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