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 发表于 2025-6-15 19:16:01

青年科学家手绘漫画 以“接地气”方式为学生讲解“时间”

 中新网北京6月15日电 (张伟帅 张素)“从牛顿的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再到霍金的宇宙论,‘时间’的面纱被一层层揭开,不断刷新着我们对‘时间’的认知。”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副教授张帆说。https://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5/250615/1362bdc1-23d0-4911-b48b-4695d07d8efb_zsite.jpg
“追星就追科学家”科普教育活动近日走进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朱光亚科技中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副教授张帆作报告。未来论坛供图
  “追星就追科学家”科普教育活动近日走进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朱光亚科技中学),张帆以“时间的故事”为题手绘漫画、制作演讲PPT,与650余名学生展开交流。  “时间是有方向的,就像我们永远记得昨天的晚餐,却对明天的菜单一无所知。”张帆说,选择“时间”这个主题,因为它既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切身相关的东西,又是物理学最核心的内容,“时间和空间是一切物质在上面演化的舞台。”  张帆说,在牛顿的世界里,时间就像一把标准的尺子,对所有观测者都一样,“没有个性”地流逝着。但到了爱因斯坦这里,一切都变了。爱因斯坦提出了颠覆性观点,即“时间和空间必须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四维时空”。  谈及物理概念“熵”,张帆以人们研究蒸汽机效率问题为例说,“机器运转过程中,损失掉的、消耗掉的、不能用来做功的能量越来越多,到最后‘熵’满了,机器就彻底报废了。”  演讲过程中,张帆分享了学习小技巧,“不能只看课本上那些枯燥的公式和定理,要多去了解它们背后的科学故事和历史背景”。他说,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们在探索理论时并不是按照课本上的顺序一步步来的,“他们的灵感和思考过程,往往比那些公式本身还要精彩。”  现场有学生就爱因斯坦相对论进行提问,张帆画图解释了“钟慢效应”。他鼓励大家保持怀疑和探索精神,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科学之美,传递知识之光。  本次活动现场举行了《“未来”科学家: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访谈实录(2016-2019)》赠书仪式。“追星就追科学家”公益科普活动是未来论坛、科大讯飞、奇点未来基金会连续4年共同举办的一项全国性科普教育活动,旨在通过对话,让科学家们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照亮他们的科学探索之路。(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青年科学家手绘漫画 以“接地气”方式为学生讲解“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