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经济环境
陈红文
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营经济发展高度重视,多次强调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营经济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他强调要“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支持,在民营企业遇到困惑的时候给予指导”。 近年来,湛江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据有关部门数据显示,2024年湛江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约占全市GDP的57%。此外,民营经济还在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繁荣市场等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然而,受国内经济下行的影响,以及国际贸易战的冲击,湛江民营经济发展面临多重风险与挑战。在这种情况下,致力于优化营商环境,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创造更加公平、富有活力的经济环境,意义重大。 一、进一步提高政府服务效能,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要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程序,最大限度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让企业少跑腿、少折腾。提升政务数字化水平,整合政务数据,构建“一网通办”平台,实现企业开办、税务登记、社保缴纳等事项“全程网办”。深化审批制度标准化建设,整合部门服务窗口,实现“一窗式”办理,最大限度为企业提供便捷服务。同时,要学习借鉴深圳、杭州等地“秒批”模式,提高审批效率。此外,还要推进监管方式方法改革,坚持“最小必要原则”,做到“无事不扰,有事必到”,尽量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预,给足企业自由发展的空间。 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确保民营企业享受公平竞争的权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享受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和权利。 首先,消除各种隐性壁垒,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推进更多竞争性领域向民营经济开放,引导民营龙头企业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牵头承担重大产业技术攻关任务,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推动产业升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积极作用。在工程招标和政府采购过程中,建立健全统一规范、信息共享的招标投标流程,完善政府、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采购等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实现招标项目全流程公开管理,让更多的民营企业能够参与进来,扩大竞标的范围,通过公平竞争机制,激发全社会资本的活力。 其次,废除不平等竞争的有关制度,赋予民营企业平等使用各种生产要素的权利。例如,在企业申请贷款、用水、用地、用能以及人才等方面,要平等对待民营企业,做到一视同仁。再次,优化法治环境,切实保护好民营企业的合法产权。无论是国有或民营,其产权都应得到尊重和同等保护。有恒产者才有恒心。要激发民营企业的投资热情,就必须保护好私有产权,让民营企业家吃下“定心丸”。当前,要完善拖欠账款常态化预防和清理机制,及时化解长期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缓解民营企业现金流压力。 三、用足用好各项惠企政策,缓解民营企业经营压力。 当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帮助民营企业纾困的惠企政策。政府相关部门要及时解读和宣传好这些政策,让民营企业应知尽知,并支持配合民营企业积极申请惠企政策,打通政策实施的最后一公里,让更多的民营企业享受到减税降费等政策利好。要重点加大融资支持,协助民营企业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资金紧缺一直是大多数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但由于大多数民营企业实力不强,可抵押贷款物缺乏,金融机构向民营企业发放贷款的意愿也不强。政府应通过多种途径、多个渠道构建政-银-企合作机制,完善社会信用激励约束机制,为民营企业提供增信服务,引导金资本更多地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大力支持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增强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 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短板,导致产品技术升级缓慢,这严重影响民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要鼓励民营龙头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并牵头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聚焦产业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以技术创新支持民营经济转型升级。重点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民营企业,对科技型民营企业提供资金、技术、市场等支持。 五、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引导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是带领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作为民营企业的领航者,企业家必须具备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具有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的远大理想和价值追求;还必须具有信守承诺、履行责任、回报社会的责任担当,才能引领民营企业走上健康发展道路。因此,全社会要营造有利企业家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关心支持企业家创新创业,培育优秀企业家队伍。大力宣传优秀企业家的勇担使命、奋斗争先的生动故事,让优秀企业家精神在社会上得到尊重和敬仰,成为众多民营经济人士学习效仿的典范,从而孕育出更具活力和竞争力的民营企业,推动湛江经济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中共湛江市委党校经济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