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秀才”
抢“秀才”河南中原油田 初卫平
“杨向锋,现在班组都在讲‘以人为本’,你的写作能力非常突出,我专门给你腾出一间办公室,配上电脑和空调,发表稿子后我一定给予重奖,尤其是工人日报的“班组天地”,见报一篇我重奖500元,条件够优厚的吧。”
“哎呀,谁不知道‘以人为本’重要性啊!他说的这些条件我早想到了,‘班组天地‘见报一篇800元奖励,企业报300元奖励,奖励幅度比他说的大多了。”
9月27日中午,在河南中原油田采油二厂管理一区中心一站门口,站长龚肇驹同管理三战站长刘长彦进行激烈地辩论着。
原来,按照《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作为劳务工的政工干事杨向锋只好选择到生产一线去。原以为自己是位劳务工,在基层班组不会受到重用,谁知,由于他在写作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经验,写出了较有影响力的报道,被大伙幽默地称为“秀才”。眼下,在班组不断加强以人为本建设,积极夯实班组以人为本的体系下,中心一站和中心三站还有后勤班组都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尤其是爱才心切的中心三站站长刘长彦,由于杨向锋写过大量的新闻稿,得到了大家的一致称赞,其中一篇“真情评语打动职工心扉”,在班组引起了较大反响,至今被刘站长压在玻璃板底下。没事时,刘站长就根据报道所提供的工作经验,来拓展自己的管理思路,改变自己的工作方法,同时,这篇报道也让刘站长看到了杨向锋深厚的文学功底,于是,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心中燃起,如果把他挖过来,往《工人日报》“班组天地”投稿,岂不给本班站的思想政治工作如虎添翼吗!于是,当他听到杨向锋要离开机关时,第一个就“动员”他来中心三站。
为了邀请杨向锋来中心三站,刘站长可谓跑断了腿,磨破了嘴,但是面对其他竞争对手,平时不喜欢较真的刘长彦也犯了难,不仅他作难,就连杨向锋也作了难。好几家班组都争着抢着要自己,平时大家关系都不错,给自己的条件和待遇都不错,自己该去哪家呢?想来想去,他想到一个折中的办法,他笑着对大家说:“我以前在中心一站工作过,对中心一站比较熟悉,我还是去一站吧,不过哪位班站长需要我帮忙的话,我一定尽全力帮忙,不知这样行不行?”
“这可是你说的啊,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也不‘抢’了,可是咱有言在先,我到时候来找你别嫌烦啊,呵呵。”看到刘站长放弃抢“秀才”,后勤班组和中心二战也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你就放心吧刘站长,有事我一定会尽全力帮忙,不过,通过这件事,我深深感受到‘以人为本’的重要性,我一定会在班站里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杨向锋高兴地一边说,一边自信地走向了中心一站。
为什么没有人来抢我呢?
回 1楼(饶早耕) 的帖子
饶老师,快了!呵呵支持初哥的好文!!! 感谢两位老师的大力支持,谢谢 有新意,学习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