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我们维修50公斤制动机省时省力了
哈哈,我们维修50公斤制动机省时省力了(图4幅供选用)◎陈诗敏
“以前员工每次拆装制动机就像打攻坚战,不仅累人,还处处充满危险。”6月10日,深圳地铁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大修中心车辆架大修二车间机加工工班高级钳工技师王志民指着维修台上经过团队三回合破难题的新型工装说,“现在只需1人操作,安全又高效。”
第一回合:破解翻转难题
单元制动机作为地铁列车安全运行的核心部件,随着深圳地铁运营线路的扩张,自2024年起,大修中心车辆架大修二车间每年制动机的维修量已高达5424台,每台超50公斤的制动机,需两人配合分解、组装46次翻转操作维修。闸调器卡簧拆装还需流转至压力机,劳动强度大、安全隐患多。
面对挑战,今年2月,王志民结合安全管理标准化班组创建,决心不“等、靠、要”,带领团队开启“制动机维修革新”攻坚战。
王志民首先将目光聚焦在解决制动机翻转问题上。针对观察发现的需两人配合、翻转过程不稳、操作空间受限等三大痛点。
经过反复讨论、试验和改进后,设计的第一代工装终于诞生了,专用基板、翻转台,利用螺栓孔将制动机固定在维修平台上,通过巧妙的铰链机构设计翻转轴,并在横向、纵向加装安全销钉,实现1人即可将制动机进行90度精准高效翻转,将制动机吊运至工装上,1人即可完成拆装,人力投入减少50%,还消除了多人多次翻转与压力机操作的安全隐患。
“哈哈,我们维修50公斤制动机省时省力了。”制动组组长王乐辉说。
第二回合:直击卡簧拆装痛点
“拆装卡簧的时候,员工得把头伸过去观察弹簧是否压到位后,再进行拆装作业,这既不方便又不安全。”3月19日,王志民针对维修中的第二个“顽疾”,聚焦于闸调器卡簧拆装需流转压力机。
灵感的火花,在王志民对液压机拆装弹簧原理的深入研究中迸发,他设计一套适用于闸调器卡簧拆装的工装。
经过不断的构思与修改,前后止挡工装的设计方案逐渐成型。前止挡工装通过螺旋顶压方式,慢释放弹簧力,为卡簧拆装确定精准定位。而后止挡工装则采用悬臂结构,提供稳定的支撑。
“以前拆装卡簧要搬去压力机,现在直接在维修台上就能完成。”4月18日,当维修人员第一次使用第二代工装时,脸上难掩激动。该工装优化了作业流程,避免近端操作压力机的安全隐患,减少1次使用平板车搬运制动机至压力机流程,卡簧拆装效率提升62%。
第三回合:实现多型号适配
4月22日,王志民团队面对部件维修工班提出的“现在工装只能拆装PEC7型制动机,PC7Y型制动机不适用”的疑问,决定研发第三代工装。
王志民团队调研时,从详细的结构分析、参数测量,提取出共性和差异,经过一个多月的设计、试验,创新研制出独立组合装配平台,通过切换两个安装平台,可实现四种制动机维修工装的快速转换,极大地提高工装的通用性和实用性。
“现在1个人就能完成PEC7、PC7Y型制动机拆装,维修时间从原来的5.5小时缩短至3.3小时,效率提升40%。”王乐辉感慨道,三代工装确保了制动机维修质量,为地铁列车安全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图1:王志民(中)在指导制动机工铣削加工
图2:王志民(左二)对部件维修工制动机工装实操培训
图3:王志民(左二)对部件维修工讲解制动机工装设计原理
图4:王志民(右)查看制动机工装制作情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