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25-7-15 14:12:42
“区长,成14皮带的电子皮带秤改造后,我们现在装车配比精度已达到98%以上了。”
为破解传统物料输送监控难题,近日,首钢矿业大石河铁矿顺利完成裴庄产线装车站成14皮带电子皮带秤增设工作,与成16皮带电子皮带秤前后呼应形成动态监护模式,以数智“金点子”开启物料实时称重传感新思维。
大石河铁矿发现裴庄产线装车站运输干砂需经过成14、成16-18四条皮带,之前主要依赖成16皮带电子秤监测干砂瞬时流量,但电子秤距离装车源头约200米,物料传输至监测点需耗时5~6分钟,时间上的延迟导致岗位难以及时掌握料流波动情况。
对此,大石河铁矿打破惯性思维,提出增设成14皮带电子秤的优化方案。将新设备安装于物料输送起点,与原有成16皮带电子秤构建成“前端预警+中端监控”的双层监测网络,成14皮带电子秤可实时反馈料流速率、重量分布等数据,岗位人员通过监控画面即可同步掌握前端动态,提前预判物料变化趋势。同时,系统内部配置智能算法,当检测到料流异常波动时,自动触发警报并联动调节输送速度,实现“防患未然”的精准管控。
“增设成14皮带秤后,料流监测响应速度提升近70%,岗位操作效率提高近40%,装车过程中因料流波动导致的皮带压停事件由每月3~4次降至0,显著减少非计划停机时间。此外,实时数据采集功能为工艺优化提供数据支撑,助力装车配比精度提升0.5%,实现了效率提升与安全增益双赢。”大石河铁矿工会副主席葛海涛说。(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赖志凯 通讯员 任宏扬)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25-7-15 14:12:56
7月11日,呼和浩特客运段举行“薪火相传筑梦呼客”职工拜师仪式。本次活动由该段职教科和团委联合组织,旨在弘扬铁路行业“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助力青年职工成长成才。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07/15/2504323_4096x10000.jpeg仪式现场,徒弟向师傅行三鞠躬礼、献拜师礼,师傅回赠礼物寄托期许。21对师徒签订《师徒协议书》,明确师傅“传、帮、带”的责任和徒弟“学、练、干”的目标。徒弟代表张静在发言中表示,将珍惜此次学习机会,虚心求教,苦练本领,争取早日成长为业务骨干。师傅代表于润吉则分享了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承诺将倾囊相授,帮助徒弟快速成长,并勉励徒弟立足岗位、精益求精。此次拜师仪式不仅是一次技艺的传承,更是一次企业文化的生动实践。呼和浩特客运段始终重视人才培养,通过“师徒结对”模式,助力青年职工快速成长,为客运段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玉波 通讯员 侯利彬)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25-7-15 14:13:15
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07/15/2504325_4096x10000.jpeg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07/15/2504327_4096x10000.jpeg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07/15/2504328_4096x10000.jpeg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07/15/2504329_4096x10000.jpeg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07/15/2504332_4096x10000.jpeg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07/15/2504333_4096x10000.jpeg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07/15/2504334_4096x10000.jpeg7月14日,在江苏省徐州市,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公司南京东车辆段的货车检车员在37℃的高温下检修一列满载电煤的铁路货车。近期高温天气席卷全国,上铁南京东车辆段重点对煤炭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车门变形、车体腐蚀等故障制定检修加强措施,全力保障暑运期间电煤运输安全畅通,助力全国各地迎峰度夏。(工人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吕锡阳 记者 徐潇)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25-7-15 14:13:27
随着致密油气、页岩油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不断深入,老井产量衰减严重,低产井逐年增多,怎么办?中国石油集团宝石管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的一套新装备,为老油气井焕发青春提供了“硬核”支撑。这就是该公司的BJC-FJ直连型特殊螺纹套管。
近日,该产品在新疆油田首口“套中固套”试验井成功下井应用,标志着中国石油完全掌握了高端直连型特殊螺纹套管制造及应用技术。
据介绍,井筒再造重复压裂技术是老井二次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即在实验井井筒套管中下入小尺寸的套管重建井筒,实施重复压裂,实现挖潜剩余油气的目的。但该技术对管柱的通过性、承压性能等要求更加苛刻。
面对油田的迫切需求,宝石管业科研团队深入油田现场,与新疆油田采油工艺技术团队开展数轮技术交流,确定产品性能指标及作业工艺。历经多轮次技术攻关,成功开发出中国石油首款BJC-FJ直连型特殊螺纹套管,并顺利实现下井应用。此次“套中固套”井筒重构井深超过5500米,重构井筒长达2000米。经固井施工,井筒各项指标均满足相关技术要求。(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毛浓曦 通讯员 杨宏智)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25-7-15 14:13:40
近日,由在鄂央企中交二航局承建的云南昆明飞虎大道建设工程(万德街-翔鹰街)正式开放通行。
本次通车的飞虎大道建设工程(万德街-翔鹰街),按城市主干道标准建设,全长约1.33公里,双向10车道,设计时速60公里,配套完善的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及智慧化交通设施。此前,飞虎大道广福路-万德街段已于6月6日开放通行,本次万德街-翔鹰街段开放交通标志着飞虎大道广福路-翔鹰街2.75公里实现全线贯通。
道路施工过程中,项目部精准施策,科学组织。通过优化施工方案、施工时序的方式,实施错峰作业与精细化交通疏解方案,不仅保障了周边居民、设施安全及既有交通顺畅,还大幅提升了施工效率,确保了这条城市主干道得以高质量提前通车,为巫家坝片区新增了一条高效畅达的南北动脉。
飞虎大道作为昆明巫家坝中央商务区的核心主干道,此次通车实现了巫家坝与城市主干路网的高效衔接,大幅提升区域交通承载能力和发展活力,为巫家坝打造现代化新中心提供重要支撑。(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翀 通讯员 钟鑫 陈梦婷)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25-7-15 14:16:06
7月14日,随着最后一次爆破的成功实施,由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投资建设、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代建、中铁上海工程局承建柳梧铁路4标项目蒙冲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后续无砟轨道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07/15/2504335_4096x10000.jpeg柳梧铁路项目作为柳州至广州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线全长238.167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小时。项目建成后,将显著加强广西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互联互通。蒙冲隧道位于广西桂平市紫荆镇,设计为单洞双线隧道,全长3077米,最大埋深约142米。隧道地处华南准地台-桂东台陷区的大瑶山凸起南部,为地质构造活跃区域,地质条件尤为复杂,同时,毗邻西山风景名胜区、生态示范区及金田水库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地带,环保要求极高。面对复杂挑战,项目部精准落实隧道施工“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快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十八字方针,严控开挖安全步距。针对地质条件复杂、围岩等级变化频繁,不断强化超前地质预判,综合运用地质素描、加深炮孔、超前钻探、地质雷达、弹性波反射等多种手段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并根据揭示的围岩情况动态调整、优化施工方案。施工过程中,项目部通过“周交班、日碰头”的方式,科学调配生产要素、动态调整施工重点,切实强化建设质量、持续提升施工效率。同时,为强化安全质量管控,项目部坚持提前开展安全、技术交底,定期组织开展安全质量隐患排查,确保安全质量始终处于可控状态。项目部将以蒙冲隧道贯通为契机,优质高效推进后续二衬施工、金田隧道贯通、架梁作业及无砟轨道施工等剩余任务,全力确保项目建设圆满收官,为柳梧铁路早日建成通车再立新功。(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庞慧敏 通讯员 李子豪 毕先)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25-7-15 14:16:17
12天连续作业、7个封锁作业点无一延误、完成枕木调整2万余根、线路撤板及捣固23公里……这是连日来中铁六局呼和浩特公司维管人在吴(四圪堵)至高(头窑)铁路上交出的又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吴高铁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杭锦旗境内,是一条以煤炭运输为主的铁路专用线。进入7月份以来,随着气温飙升,易发生铁路轨枕位置偏移、钢轨磨耗及道床板结等‘病害’,严重影响该铁路运输安全,线路整治势在必行。此时,这些携带着专用作业工具的铁路维管“医生”,对铁路线路进行“深度体检”,确保列车安全运行。
“今天的作业任务是配合大型机械对铁路线路进行捣固作业,技术人员要随时对捣固后的线路进行数据检测,保证各项数据达标。”在每次作业前,工班长都要进行班前讲话,明确当天的工作任务、目标和重点。
线路捣固是整个作业的关键环节,为保证线路捣固质量,维管人员结合线路的实际情况,精准地调整捣固参数,随时对捣固后的线路进行检测,通过捣固车对道床的振捣,石砟进行了重新排列与压实,轨枕与道床之间的结合更加紧密,线路的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
为了提高作业效率,维管人员分成多个小组,采取方枕和轨枕加密同步进行、流水作业的方式,有效提高“天窗”作业效率。在轨枕加密作业过程中,挖掘机精准地将轨枕放置指定位置,维管人员迅速安装扣件和回填石砟,确保新轨枕与道床紧密结合;在方轨作业时,挖掘机每调整好一根轨枕,维管人员都要进行仔细的检查和复核,确保轨枕间距均匀、位置准确。
经过连续奋战,吴高铁路线路方枕、轨枕加密和大机捣固施工顺利完成,线路设备质量得到了全面提升,轨道结构更加稳固,有效确保了列车平安运营。(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赖志凯 通讯员 郭志强)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25-7-15 14:16:31
7月13日,由中铁北京工程局承建的苏州北站站房2标项目地铁10号线地下连续墙工程顺利完工,为后续转序至主体结构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标志着苏州北站站房2标项目取得新进展。据了解,地铁10号线地下连续墙工程总计116幅墙,墙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P8。其中,最后1幅墙地-022,幅宽6.1米,深57.99米,墙厚1.2米,钢筋笼长57米,钢筋重量48吨,混凝土415.41立方米。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07/15/2504336_4096x10000.jpeg“该项目地铁10号线地下连续墙工程是基础施工阶段的核心环节,技术难度大、安全风险高,面对这种情况,项目部采用双抬吊工艺,通过力学模拟分析优化吊点位置,在钢筋笼关键节点增设L型措施筋及纵向桁架筋,每幅钢筋笼吊装前进行联合验收,进一步提升结构刚度,避免吊装变形,确保工程质量。”中铁北京工程局承建的苏州北站站房2标项目一分部项目经理张强说。针对周边既有线施工、苏州地质特点等情况,项目部科学组织施工,合理调配资源,严格执行“三检制”和工艺性试验制度,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月”“质量提升月”活动及标准化工艺培训,不断强化全员安全质量意识。为了绿色文明施工理念,项目部应用泥浆“除砂净化+压滤分离”双级处理系统,构建“制备-使用-除砂-循环-回收-压滤-再利用”的闭路循环体系,实现水资源回收,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苏州北站建成后,将实现高铁、地铁、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显著提升区域交通互联互通水平,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黄榆 通讯员 李信茹 李靖川)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25-7-15 14:16:54
“今晚咱们要在兰新高铁门源至浩门区间精调线路,时间紧、任务重,大家根据刚才的分工,各司其职,20时半准时出发。”7月12日20时许,在西宁工务段西宁高铁线路车间门源高铁线路工区的班前会上,工长曹智正在对接下来的轨道精调作业作细致的安排。2014年开通运营的兰新高铁,为青海门源这个以“油菜花海”而闻名于世的偏远县城带来了滚滚人气,尤其是在高原油菜花怒放的盛夏,经过门源站的列车对数往往要增加一倍以上,提升线路质量尤为重要。“我们要用好每一个夜‘天窗’,争分夺秒地对线路进行全面精调。”曹智说。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07/15/2504337_4096x10000.jpeg21时20分,曹智带领职工到达作业地点,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后,大家都在静待“天窗”命令下达。月色荡漾,职工们的眼前是一望无际的油菜花海,油菜花随风摇曳,阵阵花香扑鼻而来。22时00分,“天窗”命令准时下达,顾不上欣赏美景,工区班长郭万利一马当先进入防护栅栏。“我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作业方案标注数据,并计算配料情况。”他一手扶在钢轨面上、一手握着石笔,将头贴在混凝土道床板上。“让头灯的光线直射在轨下垫板上,这样才能准确无误地看清楚轨下垫板厚度和数量,以便确定需要增加、撤除或更换的垫板。”郭万利说。精调组在工长曹智的带领下紧随其后,根据分工大家俯下身核对道床板上标准的数据,弯着腰在轨旁逐一细数着现场配料,一步一蹲地拿着电动扳手按标准的扭力矩紧固螺栓,使用液压起道器把钢轨打起后认真更换着垫板。“别看我们拿的都是笨重的工具,可干的却是精细的活,毫米是基本单位,只有严格按照标准作业,才能把钢轨调得平、顺、直,旅客才能更加舒适。”曹智介绍说。另一名职工孙权推着轨道检查仪对作业完成的区段进行逐一复核,只见他一步一测量、一量一记录,他的迈步还要控制在65厘米左右,这样才能更加精确地量取钢轨水平高低。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07/15/2504338_4096x10000.jpeg23时00分,眼看“天窗”时间已过半,在听到孙权复核数据无误后,曹智又组织人员对另外一股钢轨进行精调。当前,正值油菜花盛开的季节,可平均海拔3000米、昼夜温差大的门源地区夜间气温不足10摄氏度,职工们都忍不住打起了寒战,宁静的花海,只剩下机具的作业声。13日0时10分,作业已全部完成,曹智再次将人员分成两组,一组负责将工具运送出防护栅栏,另一组对作业区段进行全面的复查。“当前是门源旅游的高峰期,安全上不能出一点问题,我们要慎之又慎。”安全监督员高俊平说。0时30分,油菜花海在月光下暗香浮动,劳作了半宿的职工们踏上了归途。(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邢生祥 通讯员 周悦翔 马正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