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畔为天路桥隧清筛
7月13日晚,青海湖地区的气温降到10摄氏度,夜风吹过,空气中寒意阵阵。在地处青海湖北岸的青藏铁路海晏北站,一列灯火通明的宿营车上,青藏集团公司西宁工务机械段清筛三车间正在召开班前会,讨论当晚384米桥梁清筛任务施工方案,这也是2025年青藏铁路西格段桥隧清筛计划的最后任务。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07/16/2505635_4096x10000.jpeg“一会就要进行清筛施工准备,大家一定要仔细检查设备和小型机具状态,核对好施工里程和线路数据,确保施工如期完成。”车间主任谈军平嘱咐大家。铁路桥隧清筛是指将桥梁、隧道的道床沙土、石粉进行筛分,以消除道床板结、翻浆冒泥等线路病害,改善线路的平顺性和稳定性,提升旅客乘车的舒适性。“此次清筛,是青藏铁路西格段通车41年来第一次集中使用大型养路机械,进行大规模、长距离的破底清筛。”谈军平介绍说,240分钟“天窗”内,以往人工清筛只能完成50米,通过17台大型养路机械设备,可将施工效率提升8倍,且道砟清洁度能够达到95%,大大降低施工成本和安全风险。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07/16/2505636_4096x10000.jpeg“施工命令下达,各机组准备分解开始作业。”14日0时35分,对讲机中传来驻站联络员孙长辉的声音。清筛作业全面打响,清筛、回填、捣固、测量等各项作业全面展开。现场尘土飞扬,机械的轰鸣和嘹亮的号子声响彻天空。机械车队缓缓前行,清筛车挥动巨大机械臂,两排挖掘链左右转动,掏出轨枕下的道砟,源源不断将其通过输送带传送至巨大的振动筛上,经过振动清筛,清筛出的道砟再度被回填至线路上,剩下的污土则被回转污土输送带抛至清筛车前面的物料车上。清筛结束,捣固车上场,在驾驶人员的精准操作下,两排捣镐同时起落,一下下砸向道床,巨大的振动声中,现场指挥人员只能通过手势来指挥各个号位的操作。此次施工,桥梁隧道分布在海拔2300至3200米的高原,最长的隧道长达2.5km,范围广、难度大,且施工环境复杂、气候恶劣,给作业带来极大考验。为确保施工如期完工,西宁工务机械段共投入17台包括SQS-300X型桥隧清筛机、DC-32K、DCL-32K型捣固车等大型机械,助力推进施工进度。针对隧道内氧气稀薄,容易导致设备动力下降的问题,车间对机械设备进行了针对性的技术改造调试。为减少施工对铁路运输的影响,提出“一分钟天窗”和“定人定岗”理念,采用“卸砟+清筛”相结合的模式,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完成任务。4时35分,经过240分钟的鏖战,海晏北站至海晏站区间384米线路清筛结束,线路正点开通。至此,为期83天的施工中,西宁工务机械段顺利完成青藏线西格段18座桥梁、10座隧道道床的清筛任务,为保障青藏铁路的安全畅通提供了有力支撑。(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邢生祥 通讯员 赵风斌 王兴凯 丁树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