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写作】形象生动,出彩吸睛!人民日报获奖标题赏析
标题是一篇新闻报道吸引眼球的关键之一。人民日报近期评出2025年3至4月好标题作品12件。这些获奖标题既充分运用文字技巧,又强化思想内涵,点透、升华了文章的主题,让读者产生共鸣共情,体现了编辑记者用心锤炼、力求创新的不懈努力。
人民日报获奖标题赏析
(2025年3至4月)
一 等 奖
“贪吃”的超大质量黑洞
这个科普文章的标题,用“贪吃”来形容黑洞,既契合文章内容,反映了超大质量黑洞快速成长时期的特征,又形象生动,具有画面感,让艰涩的黑洞理论有了具象化的展现。标题在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同时,也有助于读者更好理解文章阐释的科学原理。
该省省,该花花,这届年轻人会当家
通俗直白的口语化标题,精准概括了年轻人理性与情绪并重的消费观,用网络热梗增强吸引力,既反映了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又凸显其富有个性的消费理念,言简意赅,易于传播。
二 等 奖
不让百分之一卡住百分之百
标题巧妙化用核电工作者原话,表达了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创新志气。具有强烈反差的“百分之一”与“百分之百”两个数字,为读者设置了悬念。“卡”字,形象说明任何微小堵点都可能造成全局被动。
“旋律是喷薄而出”
标题既是对交响乐《红旗颂》旋律的描写,也是对作者当时创作状态的形象描述,写出了意境美、抽象美,与副刊版面高度匹配,浪漫诗意和磅礴气势令人过目不忘。
(主)下雨时就住在雨里
(副)——观音乐剧《雨中曲》
以“住在雨里”作为音乐剧 《雨中曲》剧评文章标题,有力地呼应了音乐剧的主题,给读者烘托出一种沉浸感。标题化用佩索阿诗歌“太阳照耀时就生活在阳光下,下雨时就生活在雨里,绝不生活在别的事物中”,直观地表达了文章“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这一主题。
(肩)山西汾西二中食堂食材费1072万多元,约四成被贪占——
(主)缩水的“校园餐”肥了谁?
主标题中的“缩水”与“肥”形成鲜明对比,以缺斤少两点明利益攫取的本质,揭露校园餐贪腐之痛。采用疑问句式,可以激发读者兴趣,“谁”字则直指监管盲区与权力寻租空间,既保留调查悬念又彰显舆论监督锋芒。
三 等 奖
(肩)浙江杭州脑瘫女骑手文景7年跑出7.3万多份订单,努力撑起自己和家人的生活
(主)“就算摇摇晃晃,我也可以晃出自己的人生”
肩题中的数字“7年”和“7.3万”,直观彰显奋斗精神,主题以“摇摇晃晃”与“晃出人生”的反差对比,塑造女骑手励志形象。标题突出强调生命韧性,兼具社会关怀与个体价值肯定,比较能够引发情感共鸣。
会开船的人,逆风也能开好
标题以航海为喻,将经济发展比作“开船”,用“逆风”暗喻国际形势,形象化展现中国在贸易战、全球增长乏力困境中的掌控力,生动传递出中国经济应对外部挑战的信心与智慧。
读懂植物的“聊天记录”
标题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自然界里的植物由挥发性气味小分子编织的“空气互联网”,比作自然界的“聊天记录”传递信息,让植物间的通信如同人类的语言,实现跨时空对话。标题既简单明了,又生动有趣。
田间更丰富 “舌尖”更幸福
“田间”意指土地上生长的各类农作物,“舌尖”意指人们的饮食体验,从“田间”到“舌尖”的递进表达,形成空间与感官的联动,内涵丰富,表达生动,逻辑严谨。“富”与“福”形成对仗,体现了编辑的想象力。
(肩)辽宁浑南、江苏溧阳、江西婺源等地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在起名、用名、扬名上下功夫
(主)给乡村道路街巷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肩题交代新闻事实,点出文章主要内容,信息量比较大。主题化用“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句式,直白流畅,体现出真切的人文关怀,有温度,能够让读者产生共情。
突破事务主义的“窄门”
标题用“窄门”一词作比,形象地表达出事务主义会限制人们的视野和发展,使人们陷入狭隘的工作模式中。标题态度鲜明,号召读者以更宏观视角、更科学方法开展工作。
(来源:人民日报研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