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zi 发表于 3 天前

创新活力助“小工班”迸发“大力量”


“架梁施工还有哪些难点”“设备还可以进行哪些优化”“面对复杂地质有没有更新的应对方案”……每周,在中铁五局六公司铺架分公司第一架梁作业队架梁工班尹楼刚劳模创新工作室,都会进行一场“创新下午茶”活动。班组的技术骨干与资深员工组成技术攻关小组,围绕安全生产、施工管理、节支降耗、工艺改进等重点工作展开自由讨论,碰撞思维火花。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07/19/2509164_4096x10000.jpeg“我们以骨干带头攻坚、典型案例推广的方式激发大家的创新热情,形成全员协同创新的格局。”班组长王小东表示,在日常工作中,通过设立内部技能竞赛机制,定期开展架梁操作技能比拼、安全质量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励成员们不断优化架梁工艺,不断推进技术革新攻克施工难题,成功突破多项技术瓶颈,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助推更多员工朝着由“工”向“匠”的目标奋进。据了解,该工班始建于2006年武广高铁900吨箱梁架设之时。先后参建了武广、京沪、沪昆、浩吉、银西、成渝中线、G5京昆高速广绵段等铁路、高速公路建设,累计架设铁路箱梁超3900孔,铁路T梁2000余孔,公路T梁2100余片,成立至今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2012年,该工班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王小东介绍,目前国内在建的更高时速高铁项目成渝中线唯一的40米千吨箱梁架设施工任务便由他们承担。该工班以智能设备为依托,运用JQSD1000型千吨级架桥机,结合可旋转中支腿设计,攻克出隧道口3米、进隧道口30米的架梁难题,架设效率较传统设备提升20%~30%。通过架桥机70余个传感器,实时监控支腿压力、起升重量等关键参数,构建“现场操作-指挥中心-多级管理端”联动监控体系,借助5G网络将数据与画面回传多级监控中心,实现远程协同管控,为成渝中线建设注入科技动能。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07/19/2509166_4096x10000.jpeg“我们聚焦架梁施工全链条,累计完成29项课题研究。”王小东说,包括6项“五小”成果、6项专项技术总结沉淀实战经验;申报7项专利推动设备安全升级;班组成员深度参与3项国家标准修订,其中2项已落地实施;《运梁车驮运JQ900A型架桥机过隧施工工艺》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优秀创新成果荣誉。7月10日,在第四届班组管理与班组文化建设经验交流大会上,该架梁工班荣获“班组文化建设四星级班组”称号,班组长王小东荣获“班组文化建设四星级班组长”称号。面对收获的荣誉,班组成员们感慨道,是创新活动助力他们这个“小工班”迸发出“大力量”。“接下来将继续激发技术创效引擎,攻坚克难破壁垒,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豁得出、顶得上、扛得住,为助力构建现代化高质量铁路网贡献力量。”王小东目光坚定地说。(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黄仕强 通讯员 杨树良 王喜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创新活力助“小工班”迸发“大力量”